“平日為飽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日為飽役”全詩
賈魚沽市醖,借姓過州城。
老脫塵中境,心游物外清。
寒溪行不盡,端為濯衣纓。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山居雜詩九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曹勛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組詩歌作品。這組詩詞通過描繪山居生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清凈心境的追求和贊美。以下是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平日為飽役,方拋世網嬰。
在平常的日子里,為了謀生而被束縛,現在才拋開世俗的紛擾。
這句詩意味著詩人擺脫了瑣事的紛擾,追求自由與寧靜。
賈魚沽市醖,借姓過州城。
曾賣魚到市場,借用他人的姓氏來過城市的生活。
這句詩意味著詩人曾經過市井的生活,但并不沉迷于物質的追逐,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獨立和淡泊。
老脫塵中境,心游物外清。
老去擺脫塵世的約束,心靈在物外自由徘徊。
這句詩意味著詩人已經超越了塵世的紛擾,心境清凈,追求心靈的自由與寧靜。
寒溪行不盡,端為濯衣纓。
寒冷的溪水流動不盡,正好用來洗衣服的衣帶。
這句詩意味著詩人生活在山居的寒溪旁,借寒溪的清冷洗凈塵世的煩憂,使內心得到凈化與安寧。
《山居雜詩九十首》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描繪,表達了曹勛追求自由、清凈和寧靜的心境。詩中山居的環境和自然景物成為詩人心靈的寄托,通過與自然融為一體,詩人抒發了對塵世的拋離和對內心深處的追求。在山居中,詩人擺脫了世俗的紛擾,心境得以凈化和升華,表達了對自由與寧靜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自然與心靈的追求,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
“平日為飽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píng rì wèi bǎo yì, fāng pāo shì wǎng yīng.
平日為飽役,方拋世網嬰。
jiǎ yú gū shì yùn, jiè xìng guò zhōu chéng.
賈魚沽市醖,借姓過州城。
lǎo tuō chén zhōng jìng, xīn yóu wù wài qīng.
老脫塵中境,心游物外清。
hán xī xíng bù jìn, duān wèi zhuó yī yīng.
寒溪行不盡,端為濯衣纓。
“平日為飽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