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篇言上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篇篇言上道”全詩
頗能分句法,已自到微妙。
治國與修身,篇篇言上道。
講解七十家,識者自知要。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這首詩以道德為主題,探討了修身養性和治國理政的重要性。
詩詞描繪了道德的價值,它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其中蘊含著深奧的道理。作者通過反復閱讀,揣摩其中的隱義,逐漸領悟到其中微妙之處,能夠準確地分析句法結構,從而更好地理解詩詞的詩意。
詩中強調了治國與修身的重要性,每一篇都言之有物,指引人們追求道德的境界。作者談論了七十家的學說,意味著他廣泛涉獵了各種思想流派,滲透了豐富的學識。只有真正明白其中要義的人,才能領悟到其中的深意。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道德的重要性和深邃的學問,呼吁人們在修身和治國方面追求卓越。它揭示了道德與智慧的關聯,強調了人們需要通過學習和思考來實現自我提升和社會進步。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曹勛作為一位文人的才華和對倫理道德的關注。
“篇篇言上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dào dé wǔ qiān yán, lǚ dú shū yǐn ào.
道德五千言,屢讀殊隱奧。
pō néng fēn jù fǎ, yǐ zì dào wēi miào.
頗能分句法,已自到微妙。
zhì guó yǔ xiū shēn, piān piān yán shàng dào.
治國與修身,篇篇言上道。
jiǎng jiě qī shí jiā, shí zhě zì zhī yào.
講解七十家,識者自知要。
“篇篇言上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