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不知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家人不知處”全詩
委曲訪隱逸,清談銷百慮。
老湯瀹苦茗,宿火煨山芋。
卻照夕陽歸,家人不知處。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詩九十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組詩篇,描繪了山居生活的點滴瑣事和心境。以下是對該組詩詞的分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晨粥山中行,落葉響步武。
委曲訪隱逸,清談銷百慮。
老湯瀹苦茗,宿火煨山芋。
卻照夕陽歸,家人不知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在山居中的生活場景和內心體驗。
首先,詩中提到了晨粥山中行和落葉響步武,表現了作者在清晨時分踏著落葉的聲音在山中行走的景象。這種描繪傳遞出一種寧靜、清新的氛圍,同時也展示了作者親近自然的態度。
接著,詩中出現了委曲訪隱逸和清談銷百慮的詞句,表明作者希望能夠尋找到隱逸的地方,遠離紛擾煩憂,與志同道合的人進行深入的交談。這種追求隱逸和清談的心態反映了作者對于內心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探討了人生的真諦和價值。
詩中還描述了老湯瀹苦茗和宿火煨山芋,呈現了作者在山居中的日常生活細節。老湯瀹苦茗暗示著作者在寂靜的山居中煮茶作飲,體驗簡樸自然的生活;宿火煨山芋則表現了作者在山居中悠然自得的烹飪食物,體味簡單的滿足與愉悅。
最后,詩中提到了卻照夕陽歸,家人不知處。這句詩揭示了作者在山居中與外界的隔絕和獨處,夕陽的余暉照耀著歸途,而家人卻不知道他所在的地方。這句詩流露出作者在山居中享受獨處和自由自在的同時,也帶有一絲的孤獨和無奈,勾勒出一種自由而孤獨的山居意境。
總的來說,這組《山居雜詩九十首》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作者在山居中的生活點滴和內心感受。從自然景物到內心追求,從日常瑣事到孤獨自由,這些詩句構建了一個具有詩意的山居世界,讓讀者感受到了寧靜、追求和自由的美好。
“家人不知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shī jiǔ shí shǒu
山居雜詩九十首
chén zhōu shān zhōng xíng, luò yè xiǎng bù wǔ.
晨粥山中行,落葉響步武。
wěi qū fǎng yǐn yì, qīng tán xiāo bǎi lǜ.
委曲訪隱逸,清談銷百慮。
lǎo tāng yuè kǔ míng, sù huǒ wēi shān yù.
老湯瀹苦茗,宿火煨山芋。
què zhào xī yáng guī, jiā rén bù zhī chù.
卻照夕陽歸,家人不知處。
“家人不知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