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桃觸目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繁桃觸目看”全詩
嬌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
白水連天去,繁桃觸目看。
朝來有家信,稚子報平安。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上塘值清明八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塘值清明八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它以客人在清明時節游覽上塘的經歷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平安吉祥的期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明節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客路上遇到寒食節,這是清明節前一個重要的節日,人們常常會戶外野餐游玩。然后,他通過“劃船鬧水干”這一場景,描繪了水上的熱鬧景象。接著,詩人用“嬌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這兩句表達了春天的變幻莫測,即使云嬌柔如絲,雨卻可能突然而至;天氣雖然寒冷,但并沒有達到酷寒的程度。
下一段描述了美麗的白水和盛開的桃花,白水似乎連綿不斷地流淌,而粉紅色的桃花在眼前綻放,給人以美好的感受。最后,作者提到朝來有家信,稚子報平安,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和關心,同時也表達了對平安的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抒發了詩人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平安吉祥的期盼。詩中所描繪的春天景色和家庭情感相互交織,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生活的熱愛。
譯文:
客路逢寒食,劃船鬧水干。
嬌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
白水連天去,繁桃觸目看。
朝來有家信,稚子報平安。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明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平安吉祥的期盼。詩中使用了富有意境的語言,將春天的變幻和家庭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整首詩詞流暢自然,形象生動,給人以愉悅的閱讀感受。
第一句“客路逢寒食,劃船鬧水干”將讀者帶入詩人在旅途中的經歷,描繪了熱鬧的寒食節場景。第二句“嬌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表達了春天天氣的變幻莫測,帶給讀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知。
接下來的“白水連天去,繁桃觸目看”一句,通過白水連綿不斷的景象和盛開的桃花,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繁榮,給人以愉悅和喜悅的感受。
最后一句“朝來有家信,稚子報平安”,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牽掛,同時也表達了對平安的期盼。這一句給人以溫暖和親切的感覺,將家庭情感和對平安的渴望與自然景物的描繪相結合,使詩詞更加豐富和具有情感共鳴。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清明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平安吉祥的期盼。詩中的語言優美流暢,意境深遠,給人以愉悅和溫暖的感受,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生活的熱愛。
“繁桃觸目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táng zhí qīng míng bā shǒu
上塘值清明八首
kè lù féng hán shí, huá chuán nào shuǐ gàn.
客路逢寒食,劃船鬧水干。
jiāo yún yì dé yǔ, bào lěng bù chéng hán.
嬌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
bái shuǐ lián tiān qù, fán táo chù mù kàn.
白水連天去,繁桃觸目看。
zhāo lái yǒu jiā xìn, zhì zǐ bào píng ān.
朝來有家信,稚子報平安。
“繁桃觸目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