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篇方愧不成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七篇方愧不成章”全詩
七篇方愧不成章,肆筆相酬語冞古。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錢大參有和用韻謝之七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錢大參有和用韻謝之七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君自是仙山侶,
大筆如椽鄙燕許。
七篇方愧不成章,
肆筆相酬語冞古。
詩意:
這位相公,您自是仙山之侶,
您的大筆如椽,可與燕子相媲美。
七首詩雖然有些拙劣,未能成為佳作,
但筆下的詞句卻與古人的語言相呼應。
賞析:
這首詩詞是曹勛對錢大參的七首和韻之作。詩詞描繪了錢大參的文學才華,將其比喻為仙山之侶,以突顯其卓越的才情。曹勛稱贊錢大參的書法造詣,形容他的大筆如同椽子一般粗大,而燕子又以其翻飛的速度和優美的姿態著稱。錢大參的詩詞雖然不足以成為完美的篇章,但他的文字卻能與古人的語言相呼應,體現了他對古代文化的傳承與致敬。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曹勛對錢大參的贊美之情,同時也展現了錢大參的文學才華。通過對錢大參的稱贊,詩人間接地表達了自己對古代文化的敬佩和對傳統文學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詞句,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情和對古典文化的推崇,給人以愉悅的閱讀體驗。
“七篇方愧不成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án dà cān yǒu hé yòng yùn xiè zhī qī shǒu
錢大參有和用韻謝之七首
xiāng jūn zì shì xiān shān lǚ, dà bǐ rú chuán bǐ yàn xǔ.
相君自是仙山侶,大筆如椽鄙燕許。
qī piān fāng kuì bù chéng zhāng, sì bǐ xiāng chóu yǔ mí gǔ.
七篇方愧不成章,肆筆相酬語冞古。
“七篇方愧不成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