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圍竹色繚寒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圍竹色繚寒碧”全詩
四圍竹色繚寒碧,一徑杉風留素秋。
門外水天分棐幾,天邊桂子入簾鉤。
指蹤盡得神仙客,更乞佳名為榜不。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臺城雜詩七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臺城雜詩七首》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建筑師在臺城中長時間辛勤勞作后的一些感悟和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卜筑城隅久罷休,
數椽忽得水西頭。
四圍竹色繚寒碧,
一徑杉風留素秋。
門外水天分棐幾,
天邊桂子入簾鉤。
指蹤盡得神仙客,
更乞佳名為榜不。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詩人在建造臺城的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詩人在建筑城墻的角落勞作了很長時間,最終決定放棄,卻突然得到了一塊水西頭的木材。四周圍繞著竹子,竹子的顏色在寒冷的天空中顯得格外婉約,而一條小徑上的松樹依然保留著夏季的綠色,給人留下了素凈的秋意。
詩中還描繪了門外的水和天空的景象,水天相接之處顯得模糊不清,仿佛有仙氣繚繞。遠處的天邊有桂子飄落到簾鉤上,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詩人指著這些痕跡,仿佛找到了神仙的足跡,期望能夠為這座城墻取一個名字,以表達對這座建筑的贊美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臺城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描繪,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對建筑藝術和自然之美的贊美。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曹勛對人與自然、人與建筑之間關系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藝術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四圍竹色繚寒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i chéng zá shī qī shǒu
臺城雜詩七首
bo zhù chéng yú jiǔ bà xiū, shù chuán hū dé shuǐ xī tóu.
卜筑城隅久罷休,數椽忽得水西頭。
sì wéi zhú sè liáo hán bì, yī jìng shān fēng liú sù qiū.
四圍竹色繚寒碧,一徑杉風留素秋。
mén wài shuǐ tiān fèn fěi jǐ, tiān biān guì zǐ rù lián gōu.
門外水天分棐幾,天邊桂子入簾鉤。
zhǐ zōng jǐn de shén xiān kè, gèng qǐ jiā míng wéi bǎng bù.
指蹤盡得神仙客,更乞佳名為榜不。
“四圍竹色繚寒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