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新苔巧占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久雨新苔巧占墻”全詩
每謂肉身求凈觀,猶勝飯袋繞諸方。
因風老葉閑粘綱,久雨新苔巧占墻。
何以待賓余舊貫,一香一飯一胡床。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臺城雜詩七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臺城雜詩七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長歌山水為背景,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類生活的點滴,蘊含著深刻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長歌山水五風霜,
翠竹青松是臣防。
每謂肉身求凈觀,
猶勝飯袋繞諸方。
因風老葉閑粘綱,
久雨新苔巧占墻。
何以待賓余舊貫,
一香一飯一胡床。
這首詩通過描繪長歌山水的雄奇景致,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敬畏之情。其中,翠竹和青松被視為忠誠的臣子,守衛著這片山水。這種對自然界的描述,既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神奇,也折射出作者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修行和追求清凈的思考。他認為肉體上的追求雖然重要,但并不如追求心靈的潔凈來得更為重要。他以飯袋繞諸方來對比,意味著物質追求是無休止的,而心靈的追求才是至高無上的。
詩的下半部分則通過風老葉閑粘綱和久雨新苔巧占墻的描寫,表現了歲月的變遷和自然界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是外在的,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變遷和經歷,與人類的生命息息相關。
最后兩句"何以待賓余舊貫,一香一飯一胡床"則表達了作者對賓客的款待和照顧。他認為待人宴客,不需要過多的華麗,只需一份誠摯的心意,一點食物和簡樸的住宿,就足以表達主人的好意和熱情。
整首詩以山水為背景,融入自然景色和人類生活的細節,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對心靈追求的思考以及待人宴客的態度。這種詩意的表達,使得詩詞具有深遠的哲理內涵,引發讀者對生命、自然與人情的思考。
“久雨新苔巧占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i chéng zá shī qī shǒu
臺城雜詩七首
cháng gē shān shuǐ wǔ fēng shuāng, cuì zhú qīng sōng shì chén fáng.
長歌山水五風霜,翠竹青松是臣防。
měi wèi ròu shēn qiú jìng guān, yóu shèng fàn dài rào zhū fāng.
每謂肉身求凈觀,猶勝飯袋繞諸方。
yīn fēng lǎo yè xián zhān gāng, jiǔ yǔ xīn tái qiǎo zhàn qiáng.
因風老葉閑粘綱,久雨新苔巧占墻。
hé yǐ dài bīn yú jiù guàn, yī xiāng yī fàn yī hú chuáng.
何以待賓余舊貫,一香一飯一胡床。
“久雨新苔巧占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