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蟾華冉冉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近蟾華冉冉光”全詩
尚有微云遺暑濕,不妨森木作新涼。
壺中自有洞天闊,物外每同春日長。
原得身藏箕斗內,白蘋紅蓼水云鄉。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臺城雜詩七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臺城雜詩七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臺城雜詩七首》
金柔火老轉清商,
已近蟾華冉冉光。
尚有微云遺暑濕,
不妨森木作新涼。
壺中自有洞天闊,
物外每同春日長。
原得身藏箕斗內,
白蘋紅蓼水云鄉。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夏日的景象。太陽逐漸西斜,溫度逐漸涼爽,金色的陽光柔和而溫暖,炎熱的火焰已經熄滅,清澈的商調曲線在空中漂浮。天空中還殘留著一些微小的云朵,使得夏日的酷熱感有所減輕。在這里,森林中的樹木提供了一片涼爽的避暑勝地。這個地方宛如一個壺中的洞天,它與外界的春天一樣長久。這個地方如同人們的內心隱藏的寶藏,是一個美麗的水云鄉。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一個夏日的景象和人們對涼爽的向往。金柔火老、清商蟾華、微云遺暑濕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夏日的景象,給人以炎熱與溫暖、清澈與濕潤的感覺。壺中自有洞天闊、物外每同春日長等詞句則展示了一個涼爽的避暑勝地,使人們在酷熱的夏季找到一絲清涼和愜意。詩人通過形象的描寫,將人們的心境與自然景色相融合,表達了對涼爽的向往和對寧靜、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構建了一個美好的意境,給人以清新、舒適的感受。
“已近蟾華冉冉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i chéng zá shī qī shǒu
臺城雜詩七首
jīn róu huǒ lǎo zhuǎn qīng shāng, yǐ jìn chán huá rǎn rǎn guāng.
金柔火老轉清商,已近蟾華冉冉光。
shàng yǒu wēi yún yí shǔ shī, bù fáng sēn mù zuò xīn liáng.
尚有微云遺暑濕,不妨森木作新涼。
hú zhōng zì yǒu dòng tiān kuò, wù wài měi tóng chūn rì zhǎng.
壺中自有洞天闊,物外每同春日長。
yuán dé shēn cáng jī dòu nèi, bái píng hóng liǎo shuǐ yún xiāng.
原得身藏箕斗內,白蘋紅蓼水云鄉。
“已近蟾華冉冉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