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心闌事昧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病心闌事昧初”全詩
行路又迎新歷日,寓懷賴有舊圖書。
逢時意可情猶在,多病心闌事昧初。
流落此生何處是,欲從老圃學犁鋤。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是宋代曹勛創作的詩詞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自己平庸政治生涯的反思和對即將結束的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平生政不悟三隅,
我平生在政治上并未領悟到其中的要領,
漸老涂窮志莫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志向被瑣碎的瑣事所打散,無法再聚集起來。
行路又迎新歷日,
在旅途中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寓懷賴有舊圖書。
我心中懷著對曾經的舊書籍的依賴和寄托。
逢時意可情猶在,
時光變遷,但我的情感仍然存在,
多病心闌事昧初。
盡管我身體多病,心中的事情仍然愚昧不解。
流落此生何處是,
我在這個世界上流浪,不知何處是歸宿,
欲從老圃學犁鋤。
我渴望能夠像老園丁一樣學習耕耘和栽培。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過去政治生涯的自省和對即將結束的人生的思考。作者感慨自己在政治上的無能和對志向的迷失,認識到年齡的增長使得自己的心志逐漸疲憊。然而,作者仍然懷念過去的時光和對書籍的依賴,這些舊書籍成為他寄托情感的對象。盡管身體多病,作者的內心仍然充滿著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疑惑。最后,作者表達了對人生歸宿的渴望,希望能夠放下政治的紛擾,像老園丁一樣專注于一份簡單而純粹的事業。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政治生涯的懊悔和對未來人生的思考,展現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歸宿的深刻思考。通過對政治與人生的對比,詩詞傳遞出一種對紛繁世事的疲倦和對簡單純粹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多病心闌事昧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áng yīng fū jiàn yí liù shǒu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píng shēng zhèng bù wù sān yú, jiàn lǎo tú qióng zhì mò shū.
平生政不悟三隅,漸老涂窮志莫攄。
xíng lù yòu yíng xīn lì rì, yù huái lài yǒu jiù tú shū.
行路又迎新歷日,寓懷賴有舊圖書。
féng shí yì kě qíng yóu zài, duō bìng xīn lán shì mèi chū.
逢時意可情猶在,多病心闌事昧初。
liú luò cǐ shēng hé chǔ shì, yù cóng lǎo pǔ xué lí chú.
流落此生何處是,欲從老圃學犁鋤。
“多病心闌事昧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