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天涯淪落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亦天涯淪落客”全詩
我亦天涯淪落客,丘園回首亂云遮。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賀子忱五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賀子忱五首》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晨的露水灑在黃花上,仿佛淚水滴落。我在彎曲的石路上向歸來的人們鞠躬致意。我也是一位淪落在天涯的旅人,回望丘園,烏云密布,視線模糊。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迷茫和無奈。黃花上的露水與詩人的淚水相映成趣,凸顯了他對世事的感傷和無奈。詩人在彎曲的石路上拜掃歸來的行人,表達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迷失和彷徨。他將自己比作淪落在天涯的客人,回望曾經的園林,卻被烏云所遮擋,象征著他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
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表達,傳達了一種無奈和迷茫的情緒。詩人以個人的境遇來抒發對人生的疑惑和困惑,通過描繪黃花和烏云這些形象,將自己與自然景物相融合,進一步加深了情感的表達。
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狀態。宋代是一個多事之時,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的命運多舛。詩人曹勛以自身的遭遇表達了當時普通百姓面對世事變遷的困擾和無奈,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征。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和賀子忱五首》以清晨的露水、黃花和烏云等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迷茫和困惑。通過描繪個人遭遇和社會狀態,詩人將自己與自然景物相融合,深化了情感表達。這首詩詞既是一種個人情感的宣泄,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種普遍狀態,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征。
“我亦天涯淪落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è zi chén wǔ shǒu
和賀子忱五首
yī chuān qīng lù qì huáng huā, bài sǎo rén guī shí lù xié.
一川清露泣黃花,拜掃人歸石路斜。
wǒ yì tiān yá lún luò kè, qiū yuán huí shǒu luàn yún zhē.
我亦天涯淪落客,丘園回首亂云遮。
“我亦天涯淪落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