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予徑辦從公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予徑辦從公物”全詩
未慶阮籍涂窮慣,自是王通世念微。
伏節舊聞英概偉,掛冠惜與壯心違。
起予徑辦從公物,一鞆芒鞋一衲衣。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鄭康道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鄭康道二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曹勛創作的詩作,它包含了兩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深深懷念、對清雅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偉人壯志的景仰。
第一首詩描述了過去的自己裝作癡人的境遇,似乎是在水邊林下追求一種清凈的心境。作者以自己與阮籍和王通相對比,認為他們都是有著偉大抱負的人,但阮籍卻陷入了困境,而王通則被世人忽視。作者意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但仍然希望能夠以公共的行為來成就自己,以簡樸的生活方式來追求內心的安寧。
第二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阮籍和王通的景仰之情。阮籍是中國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他的才華卓越,但卻因個性叛逆而遭受不幸。王通是中國東漢末年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具有遠大抱負,但卻未能實現理想。作者對阮籍和王通的才華和志向表示敬佩,同時也表達了對他們遭遇不幸和被忽視的遺憾之情。作者表示自己愿意以簡樸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內心深處的凈土和寧靜。
這首詩通過對過去和他人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清凈生活和偉人志向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身的謙卑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這些思想在宋代文人士人中相當普遍,體現了當時士人對于理想人生和追求的追求。
“起予徑辦從公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èng kāng dào èr shǒu
和鄭康道二首
jué tàn dāng nián gù zuò chī, shuǐ biān lín xià yù qīng fēi.
絕嘆當年故作癡,水邊林下欲清非。
wèi qìng ruǎn jí tú qióng guàn, zì shì wáng tōng shì niàn wēi.
未慶阮籍涂窮慣,自是王通世念微。
fú jié jiù wén yīng gài wěi, guà guān xī yǔ zhuàng xīn wéi.
伏節舊聞英概偉,掛冠惜與壯心違。
qǐ yǔ jìng bàn cóng gōng wù, yī bing máng xié yī nà yī.
起予徑辦從公物,一鞆芒鞋一衲衣。
“起予徑辦從公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