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使煙光有許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使煙光有許愁”全詩
好辭遽作春半別,歸意欲兼天際流。
我尚未栽三徑竹,君能先泛五湖舟。
要來便作乘風客,莫使煙光有許愁。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鄭康道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鄭康道二首》是宋代曹勛的詩作。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鄭康道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自身生活的反思和向往。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耕隱春江水盡頭,
一廛已自鄙通侯。
好辭遽作春半別,
歸意欲兼天際流。
詩人以耕隱春江水盡頭為景,暗示自己生活在邊遠的地方,與世隔絕。一廛自鄙通侯,表明他的地位雖然微不足道,但他已經習慣了這種平凡的生活。好辭遽作春半別,詩人雖然善于言辭,但在春天即將結束時,卻突然產生了離別的念頭。歸意欲兼天際流,他的歸意和思念之情愿意超越天際流動,超脫塵世之外。
我尚未栽三徑竹,
君能先泛五湖舟。
要來便作乘風客,
莫使煙光有許愁。
詩人表示自己尚未有機會栽種竹子,象征著他的生活仍然樸素簡單。而友人鄭康道卻已經泛舟五湖,展開了壯游之旅。要來便作乘風客,詩人期待著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鄭康道一樣,成為乘風破浪的旅行者。莫使煙光有許愁,詩人希望鄭康道的旅途順利,沒有任何煩惱和憂愁。
這首詩詞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自己平凡生活的反思和對遠方的向往。通過詩意的表達,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友情和理想的渴望,同時也傳遞出對自由、追求和無限可能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給人以意境明快、清新的感覺。
“莫使煙光有許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èng kāng dào èr shǒu
和鄭康道二首
gēng yǐn chūn jiāng shuǐ jìn tóu, yī chán yǐ zì bǐ tōng hóu.
耕隱春江水盡頭,一廛已自鄙通侯。
hǎo cí jù zuò chūn bàn bié, guī yì yù jiān tiān jì liú.
好辭遽作春半別,歸意欲兼天際流。
wǒ shàng wèi zāi sān jìng zhú, jūn néng xiān fàn wǔ hú zhōu.
我尚未栽三徑竹,君能先泛五湖舟。
yào lái biàn zuò chéng fēng kè, mò shǐ yān guāng yǒu xǔ chóu.
要來便作乘風客,莫使煙光有許愁。
“莫使煙光有許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