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望誰家門戶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望誰家門戶歸”全詩
鼯鼠啼林端,豺虎夾路垂。
蒿間黃雀語黃口,吞聲切莫圖高棲。
汝不見當年連云宮館散煙燎,歌臺夾室今狐貍。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復改,今人始覺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為遠,更望誰家門戶歸。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空城雀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空城雀二首》
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饑。
鼯鼠啼林端,豺虎夾路垂。
蒿間黃雀語黃口,吞聲切莫圖高棲。
汝不見當年連云宮館散煙燎,歌臺夾室今狐貍。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復改,今人始覺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為遠,更望誰家門戶歸。
中文譯文:
寂寂空城中的小雀鳥,黃昏時感到寒冷且饑餓。
松鼠在樹林邊啼叫,豺狼虎豹夾道而行。
蒿草叢中的黃雀鳴叫著,張開黃色的嘴巴,咽聲深藏,不敢高聲鳴叫。
你不曾見過當年連云宮殿的煙云散去,歌臺上的房間如今卻被狐貍占據。
荒廢的丘陵變成了耕地,野草叢中生出了釀酒的池塘。
古人的行為不再改變,今人才開始認識到前人的不同。
今人與古人并不遙遠,還期望著誰的家門可以歸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空蕩蕩的城市,城中只有一些饑餓的雀鳥。作者通過描寫這些孤寂的雀鳥,展現出城市的荒涼和人們的離去。曹勛用雀鳥、松鼠、豺狼等動物形象來暗示人們的離散和城市的衰敗,形象生動。蒿間黃雀的形象與前兩句的空城雀形成對照,表達了黃昏時分的凄涼和寂寞。
詩中提到的連云宮殿和歌臺夾室,曾經是繁華的場所,但如今卻被狐貍占據,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揭示了城市的廢墟中的自然恢復和新的生機。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古人和今人的思考,認為古人的行為已經定型,而今人才開始認識到前人的不同,對未來充滿期待。
整首詩意境凄涼,通過描繪空城中的雀鳥和廢墟,表達了城市的衰敗和人們的離散,同時也蘊含著對歷史和未來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觸動和反思。
“更望誰家門戶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ōng chéng què èr shǒu
空城雀二首
jì jì kōng chéng què, rì mù hán qiě jī.
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饑。
wú shǔ tí lín duān, chái hǔ jiā lù chuí.
鼯鼠啼林端,豺虎夾路垂。
hāo jiān huáng què yǔ huáng kǒu, tūn shēng qiè mò tú gāo qī.
蒿間黃雀語黃口,吞聲切莫圖高棲。
rǔ bú jiàn dāng nián lián yún gōng guǎn sàn yān liáo, gē tái jiā shì jīn hú lí.
汝不見當年連云宮館散煙燎,歌臺夾室今狐貍。
zāo qiū chéng hōng rǎng, lí huò shēng jiǔ chí.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xī rén zì shì bù fù gǎi, jīn rén shǐ jué qián rén fēi.
昔人自是不復改,今人始覺前人非。
jīn rén xī rén wèi wèi yuǎn, gèng wàng shuí jiā mén hù guī.
今人昔人未為遠,更望誰家門戶歸。
“更望誰家門戶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