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畫旋看贊鼎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碩畫旋看贊鼎司”全詩
上公固已虛油幕,碩畫旋看贊鼎司。
氣隔龍荒朝隴蜀,令嚴虎旅肅旌麾。
風聲鶴唳天威振,會風棋余折屐時。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送謝景思從辟督府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謝景思從辟督府二首》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艱壘師行遂坦夷,中興仍待老文辭。
上公固已虛油幕,碩畫旋看贊鼎司。
氣隔龍荒朝隴蜀,令嚴虎旅肅旌麾。
風聲鶴唳天威振,會風棋余折屐時。
詩意:
這首詩是送別謝景思離開辟督府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謝景思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描繪了當時的政治局勢和風云變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謝景思的送別來探討政治和時代的變遷。詩的第一句“艱壘師行遂坦夷”,描述了謝景思在面對艱難困苦時的勇敢和坦然。第二句“中興仍待老文辭”,表達了對國家中興的期待和對老一輩文人的尊敬。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繪場景和氣氛,展現了政治權力的虛幻與變幻。詩中提到的“上公固已虛油幕”指的是權臣的權力已經名存實亡。“碩畫旋看贊鼎司”則暗指文人對權力的嘉獎和譏諷。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戰亂和軍事機構的嚴肅。詩中的“氣隔龍荒朝隴蜀”暗示了政權的分裂和軍事邊界的隔離。“令嚴虎旅肅旌麾”則表現了嚴明的軍紀和將領的威嚴。
最后兩句“風聲鶴唳天威振,會風棋余折屐時”通過對風聲和棋局的描寫,表達了時代的動蕩和變遷,以及人們在風云變幻中的生活和奮斗。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離別的描寫,展現了當時社會政治的動蕩和變遷,同時也表達了對中興和穩定的期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詩人成功地傳達了他對時代的思考和對個體命運的關懷。
“碩畫旋看贊鼎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iè jǐng sī cóng pì dū fǔ èr shǒu
送謝景思從辟督府二首
jiān lěi shī xíng suì tǎn yí, zhōng xīng réng dài lǎo wén cí.
艱壘師行遂坦夷,中興仍待老文辭。
shàng gōng gù yǐ xū yóu mù, shuò huà xuán kàn zàn dǐng sī.
上公固已虛油幕,碩畫旋看贊鼎司。
qì gé lóng huāng cháo lǒng shǔ, lìng yán hǔ lǚ sù jīng huī.
氣隔龍荒朝隴蜀,令嚴虎旅肅旌麾。
fēng shēng hè lì tiān wēi zhèn, huì fēng qí yú zhé jī shí.
風聲鶴唳天威振,會風棋余折屐時。
“碩畫旋看贊鼎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