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掩顏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能掩顏色”全詩
不能掩顏色,居然遭籠囿。
嗟賞入欄檻,玩好資稚幼。
有稻莫能飽,有水漫濡咮。
低昂不自得,云山計未就。
應嘆鴟鴉類,腐鼠遨白晝。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有惠錦雞者因暇賦之》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惠錦雞者因暇賦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由曹勛創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錦雞羽毛美麗,色彩斑斕,仿佛織錦一般。然而,它卻被困在籠子里,無法展示出自己的美麗。作者感嘆賞鳥也只能從欄桿外觀賞,無法真正自由自在地欣賞它們的優雅。作者提到有稻谷,卻無法滿足鳥的饑餓;有水,卻無法滿足鳥的口渴。錦雞在籠中低頭昂首,似乎感到不自在,如同云山還未展現完美的景色。詩中還提到了鴟鴉和腐鼠,它們在白天活動,與錦雞形成鮮明對比。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錦雞的困境和自然景物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和美的向往。錦雞美麗的羽毛象征著藝術和美的追求,而被困在籠中則象征著束縛和限制。詩人以錦雞為憑借,通過對比和對立,抒發了自己對于人類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鳥的困境和對自由的渴望,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同時,通過對比不同物種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現實社會中局限和束縛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錦雞為主線,通過細膩生動的描寫,使讀者在文學藝術的感召下,感受到自由與束縛、美與丑、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引發讀者對生命和自由的思考。
“不能掩顏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huì jǐn jī zhě yīn xiá fù zhī
有惠錦雞者因暇賦之
shān jī měi máo yǔ, wǔ cǎi ruò chī xiù.
山雞美毛羽,五采若絺繡。
bù néng yǎn yán sè, jū rán zāo lóng yòu.
不能掩顏色,居然遭籠囿。
jiē shǎng rù lán kǎn, wán hǎo zī zhì yòu.
嗟賞入欄檻,玩好資稚幼。
yǒu dào mò néng bǎo, yǒu shuǐ màn rú zhòu.
有稻莫能飽,有水漫濡咮。
dī áng bù zì dé, yún shān jì wèi jiù.
低昂不自得,云山計未就。
yīng tàn chī yā lèi, fǔ shǔ áo bái zhòu.
應嘆鴟鴉類,腐鼠遨白晝。
“不能掩顏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