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不肯逐蒿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香不肯逐蒿萊”全詩
卻慶念我輕年待,借得余霞為再開。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丹桂再開對酒》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丹桂再開對酒》是宋代詩人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艷的桂花怎能抵擋狂風暴雨的催逼,
它的清香不肯隨著雨水飄散。
然而我卻慶幸我年少時的待遇,
借助余暉,桂花再度綻放。
詩意:
這首詩詞以桂花為主題,描繪了桂花在惡劣天氣下的堅韌與美麗。桂花被急雨催促,卻不肯隨風散去它的清香,這象征著桂花的堅強和不屈的品質。詩人通過這個形象,表達了對年少時光的懷念和珍惜,同時也傳遞了人生坎坷中追求美好和向往希望的信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桂花的描寫,展示了桂花的美麗和堅韌的品質,使人們產生共鳴。詩中的桂花被急雨催逼,但它仍然散發著清香,不肯隨風飄散。這種堅持和執著給人以啟示,讓人們思考在逆境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美麗和獨特。詩人的慶幸和對年少時光的懷念,以及對余暉的借用,表達了對人生中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未來的希望。
整首詩詞意境清新,字句簡練,通過對桂花的寫景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方式,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力量。它揭示了生活中困難和挫折之后仍然要保持美好和希望的重要性,讓人們在面對困境時堅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美好的生活。
“清香不肯逐蒿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ān guì zài kāi duì jiǔ
丹桂再開對酒
dān guì hé kān jí yǔ cuī, qīng xiāng bù kěn zhú hāo lái.
丹桂何堪急雨催,清香不肯逐蒿萊。
què qìng niàn wǒ qīng nián dài, jiè dé yú xiá wèi zài kāi.
卻慶念我輕年待,借得余霞為再開。
“清香不肯逐蒿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