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庸日月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勛庸日月邊”全詩
擊奸清相位,捧日上虞淵。
氣節公卿右,勛庸日月邊。
一生惟許國,史牒諒盈編。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故知院樞密相公葉公挽章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故知院樞密相公葉公挽章二首》是宋代曹勛的作品。這首詩通過對葉公的贊頌和挽歌,表達了對他在政治和軍事領域的杰出貢獻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曾經作為宰輔的葉公,以謙虛的態度面對朝政,對戰爭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擊敗奸邪,使清明的官員能夠居位,將國家引向光明的彼岸。他的貢獻猶如托舉太陽升起的虞淵一樣偉大。他以正直和忠誠的氣節,輔佐國家的重臣,使得功績和智慧猶如日月輝煌地邊際。他一生只為了國家的利益,他的事跡將被載入史冊,記錄于繁雜的編年史中。
第二首:
葉公擔任宰輔的時候,他的才干和忠誠令人欽佩。他對戰爭和政治有著深刻的見解,為國家的安寧和繁榮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勇敢地擊敗了奸邪之徒,為清正的官員提供了機會,使他們能夠在政府中發揮作用。他的忠誠和正直猶如太陽和月亮的光輝,輔佐國家的重臣,使他們能夠在政治舞臺上熠熠生輝。他一生都將國家的利益置于首位,他的事跡將永遠被銘記,載入史冊。
這首詩以贊頌和懷念的口吻描述了葉公在政治和軍事領域的杰出貢獻。詩人通過對葉公忠誠、正直和才干的贊美,強調了他對國家的無私奉獻和對清明政治的追求。葉公在執政期間以勇敢和智慧擊敗了邪惡勢力,為國家帶來了和平和繁榮。詩人將葉公比喻為托舉太陽的虞淵和照亮天空的日月,突顯了他的重要性和偉大的功績。通過這首詩,曹勛表達了對葉公的敬意和對他功績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葉公離世的惋惜之情。這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宋代士人對于忠誠、正直和杰出才能的推崇,并將其視為為國家作出貢獻的楷模和榜樣。
“勛庸日月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ù zhī yuàn shū mì xiàng gōng yè gōng wǎn zhāng èr shǒu
故知院樞密相公葉公挽章二首
qǔ dì rú qián fǔ, lùn bīng dù xī xián.
取第如前俯,論兵度昔賢。
jī jiān qīng xiàng wèi, pěng rì shàng yú yuān.
擊奸清相位,捧日上虞淵。
qì jié gōng qīng yòu, xūn yōng rì yuè biān.
氣節公卿右,勛庸日月邊。
yī shēng wéi xǔ guó, shǐ dié liàng yíng biān.
一生惟許國,史牒諒盈編。
“勛庸日月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