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曹功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笑曹功顯”全詩
世緣猶積壓,塵綱復因循。
踵息綿如在,顛毛雪更新。
歲華行八十,泉石正馳神。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茅山張達道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茅山張達道二首》是宋代作者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幽默的筆調展現了時光荏苒、人事如夢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
好笑曹功顯,
山林過幾春。
世緣猶積壓,
塵綱復因循。
踵息綿如在,
顛毛雪更新。
歲華行八十,
泉石正馳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自嘲的口吻開篇,表達了對自己曾經的功績感到好笑的心情。曹勛在詩中提到自己在茅山山林中度過的幾個春天,暗示了時光的飛逝和人生的短暫。他把世間的種種羈絆和紛擾比作積壓的沉重負擔,指出塵世的紛紛擾擾往往因循守舊。然而,盡管歲月已經過去,作者仍然感到時光的腳步如此緩慢,仿佛停留在原地。他以"踵息綿如在"形容時光凝固,顛倒人的感知,就像毛發白雪覆蓋下的新生。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已經度過了八十個春秋,但他仍然懷有年輕時的激情和活力。"歲華行八十,泉石正馳神"這句話傳遞出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深切感慨,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豪情壯志。泉石馳神暗指作者對山水之間的靈秀和神奇之處有著深刻的感悟和體驗。
這首詩詞通過幽默自嘲的筆調和表達時光流轉的主題,將人生的短暫和塵世的紛擾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表達了他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發。
“好笑曹功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máo shān zhāng dá dào èr shǒu
和茅山張達道二首
hǎo xiào cáo gōng xiǎn, shān lín guò jǐ chūn.
好笑曹功顯,山林過幾春。
shì yuán yóu jī yā, chén gāng fù yīn xún.
世緣猶積壓,塵綱復因循。
zhǒng xī mián rú zài, diān máo xuě gēng xīn.
踵息綿如在,顛毛雪更新。
suì huá xíng bā shí, quán shí zhèng chí shén.
歲華行八十,泉石正馳神。
“好笑曹功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