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行人不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靡靡行人不歸去”全詩
不歸去,道路長,道路長兮復限我以石坂羊腸。
山多喬木兮不能為吾之棟梁,水多深陰兮不能為吾之舟航。
徒頓駕以獨宿兮,趨風雨於晨裝。
眇佳人兮余懷,期遙集于扶桑。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歲將暮》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將暮》是宋代詩人曹勛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歲將暮,歲將暮,靡靡行人不歸去。
隨著歲月的流轉,歲末將至,疲憊的行人卻無心歸去。
詩人用重復的語句和抑揚頓挫的節奏,表達了歲末時節的凄涼和疲憊感。
不歸去,道路長,道路長兮復限我以石坂羊腸。
行人不愿回去,道路漫長,漫長到像石坂和羊腸一般曲折。
通過對道路的描繪,詩人展現了行人內心的彷徨和迷茫,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曲折和艱辛。
山多喬木兮不能為吾之棟梁,水多深陰兮不能為吾之舟航。
周圍是眾多高聳的樹木,卻不能成為我遮風擋雨的家宅;水面上彌漫著濃密的陰影,卻不能成為我航行的船只。
這些景物的存在讓詩人感到無助和無依,無法尋找到真正的歸宿和前進的方向。
徒頓駕以獨宿兮,趨風雨於晨裝。
只得孤身一人過夜,匆忙穿上衣裝,踏著風雨去往未知的地方。
詩人以自己的經歷表達了孤獨和奔波的心境,同時也表現了對未來的追求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眇佳人兮余懷,期遙集于扶桑。
心中留戀著遙遠而美麗的女子,期待有一天能夠與她相聚在遙遠的東方之地。
詩人通過描繪對佳人的思念和期盼,展示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歲將暮》通過描繪行人的困惑、迷茫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對比和隱喻,以及節奏感強烈的語言表達,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鳴。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靡靡行人不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jiāng mù
歲將暮
suì jiāng mù, suì jiāng mù,
歲將暮,歲將暮,
mǐ mǐ xíng rén bù guī qù.
靡靡行人不歸去。
bù guī qù,
不歸去,
dào lù cháng, dào lù cháng xī fù xiàn wǒ yǐ shí bǎn yáng cháng.
道路長,道路長兮復限我以石坂羊腸。
shān duō qiáo mù xī bù néng wéi wú zhī dòng liáng, shuǐ duō shēn yīn xī bù néng wéi wú zhī zhōu háng.
山多喬木兮不能為吾之棟梁,水多深陰兮不能為吾之舟航。
tú dùn jià yǐ dú sù xī, qū fēng yǔ yú chén zhuāng.
徒頓駕以獨宿兮,趨風雨於晨裝。
miǎo jiā rén xī yú huái, qī yáo jí yú fú sāng.
眇佳人兮余懷,期遙集于扶桑。
“靡靡行人不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