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金粟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聞金粟名”全詩
不見隱幾老,松竹空函丈。
雨花誰聲聞,擎缽定非想。
歸去一笑粲,春風快雙漿。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題澉浦金粟寺二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澉浦金粟寺二首》是宋代曹勛的詩作。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來到金粟寺的情景,以及對景物的感悟和心境的抒發。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聽說金粟寺的名聲,前來拜訪展示我的病相。
卻不見隱幾位老僧,只有松竹環繞著空蕩蕩的庭院。
雨花的聲音是誰聽見的?持著缽的人定然是有所體悟。
回去時我會笑得明亮,春風輕快地吹拂著雙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金粟寺為背景,通過描繪寺廟的景物和表達作者的心情,展現了一種寧靜和超脫塵俗的境界。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前來金粟寺的目的,希望借助寺廟的庇佑來治愈自己的疾病。然而,作者卻沒有見到所期待的高僧隱幾,而是只見到寺廟中的松竹和空蕩的庭院,這種景象給人一種空靈、超然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雨花聲的疑問,暗示了他對佛法的探求和對生命的思考。擎缽的人,即僧人,聽到了雨花的聲音,這里可以理解為僧人具備敏銳的感知和洞察力,能夠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即將離開金粟寺時的心境。回到原處,他將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的起伏,笑容燦爛。春風吹拂雙槳,意味著作者將乘船歸途,春風輕快,給人帶來愉悅和輕松的心情。
整首詩以寺廟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心境的表達,展示了作者追求超脫和寧靜的心態。通過表達對佛法和生命的思考,詩中透露出一種對人生的洞察和對人生價值的思索。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運用烘托了作者的心情和詩意,給人以寧靜、淡泊和超越塵俗的美感。
“我聞金粟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ǎn pǔ jīn sù sì èr shǒu
題澉浦金粟寺二首
wǒ wén jīn sù míng, lái yè shì bìng xiāng.
我聞金粟名,來謁示病相。
bú jiàn yǐn jǐ lǎo, sōng zhú kōng hán zhàng.
不見隱幾老,松竹空函丈。
yǔ huā shuí shēng wén, qíng bō dìng fēi xiǎng.
雨花誰聲聞,擎缽定非想。
guī qù yī xiào càn, chūn fēng kuài shuāng jiāng.
歸去一笑粲,春風快雙漿。
“我聞金粟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