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影自憐仍自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吊影自憐仍自放”全詩
蕭散喜君真有道,驅馳如我久無功。
一鳴遂墮塵埃里,九死余生患難中。
吊影自憐仍自放,鈍根不復就磨礱。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無介之》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無介之》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年相別改形容,
又向潮陽識颶風。
蕭散喜君真有道,
驅馳如我久無功。
一鳴遂墮塵埃里,
九死余生患難中。
吊影自憐仍自放,
鈍根不復就磨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曹勛和無介的相聚與離別,以及曹勛對自己的一些感悟和自省。五年的離別使得曹勛改變了自己的外貌,他再次來到潮陽地區,目睹了猛烈的颶風。詩人因為無介的聰明才智而感到欣慰,而自己卻長期以來一直在奔波努力卻沒有取得什么成果。他感到自己的聲音就像一聲短暫的鳴叫,很快就會沉淀在塵埃之中。然而,盡管經歷了許多困難和險境,他仍然對自己保持著一種自由自在的態度,并不再埋怨自己的愚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寫五年的相別,表現了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無常性。他觀察到了潮陽的颶風,這個自然現象成為詩人內心世界的映射,呼應了他對自己久久無功的反思。詩人將自己的經歷與一聲短暫的鳴叫相比,顯示出他對自己存在的懷疑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然而,他并不沉溺于自憐之中,而是以一種豁達的態度面對人生的起伏和困境,表現出他的堅毅和自由。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深沉、豁達的情感,引發人們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吊影自憐仍自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wú jiè zhī
和無介之
wǔ nián xiāng bié gǎi xíng róng, yòu xiàng cháo yáng shí jù fēng.
五年相別改形容,又向潮陽識颶風。
xiāo sàn xǐ jūn zhēn yǒu dào, qū chí rú wǒ jiǔ wú gōng.
蕭散喜君真有道,驅馳如我久無功。
yī míng suì duò chén āi lǐ, jiǔ sǐ yú shēng huàn nàn zhōng.
一鳴遂墮塵埃里,九死余生患難中。
diào yǐng zì lián réng zì fàng, dùn gēn bù fù jiù mó lóng.
吊影自憐仍自放,鈍根不復就磨礱。
“吊影自憐仍自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