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學無心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學無心出”全詩
不作奇峰狀,寧分觸石容。
為霖雖易得,表圣自難逢。
冉冉排空上,依依疊影重。
素光非曳練,靈貺是從龍。
豈學無心出,東西任所從。
分類:
《賦得白云起封中(一作陳希烈詩)》李正辭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云起封中 (一作陳希烈詩)
作者:李正辭
千年泰山頂,云起漢皇封。
不作奇峰狀,寧分觸石容。
為霖雖易得,表圣自難逢。
冉冉排空上,依依疊影重。
素光非曳練,靈貺是從龍。
豈學無心出,東西任所從。
【譯文】
千年泰山之巔,白云冉冉升起,如漢皇授封一般。
這些云朵并不造成怪石峰巒的形態,寧愿分散在山石間。
盡管雨露雖然容易得到,但要代表圣明的就很難得到了。
云朵輕輕地排列在空中,重重疊影依依重疊。
白云不是被拉長的錦練,而是擁有靈性的神龍所賜。
它們并非完全隨心所欲,東西方向由它們自己決定。
【詩意】
這首詩以現實中的自然景觀來表達作者對人類社會的思考。描述了泰山的巔峰上飄浮著的白云,將其比喻為漢皇授封,象征著 nobleness和高貴。然而,這些云不像奇峰那樣令人震撼,更愿意分散在山石之間,不展示自身的豪華和榮耀。詩人通過這一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才干人的期望,希望他們像白云一樣謙遜,不被虛榮和功名所誘惑。詩人也提到,雖然雨露(善事)比較容易獲得,但真正能代表圣明的卻很難得到。最后,詩人讓白云不是自主飄動,而是受到神龍的控制,表達了他對于天道的崇拜,并抒發了對人類必須順應大義的要求。
【賞析】
作者通過描繪泰山之巔的白云,來表達對人們追求功名、虛榮的批評。他認為真正的高尚和貴族不在于外在的形態和榮耀,而在于內在的品性和謙遜,如白云般不張揚,不被外界誘惑。詩歌所表達的對“天道”的崇拜、對盛名與虛榮的批判、對真善美的向往,從中凸顯出詩人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理想和現實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清新自然,文字簡練而富有意境,使人耳目一新。通過描寫白云之美,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質的追求,以及對純潔和謙遜之美的贊美。
“豈學無心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bái yún qǐ fēng zhōng yī zuò chén xī liè shī
賦得白云起封中(一作陳希烈詩)
qiān nián tài shān dǐng, yún qǐ hàn huáng fēng.
千年泰山頂,云起漢皇封。
bù zuò qí fēng zhuàng, níng fēn chù shí róng.
不作奇峰狀,寧分觸石容。
wèi lín suī yì dé, biǎo shèng zì nán féng.
為霖雖易得,表圣自難逢。
rǎn rǎn pái kōng shàng, yī yī dié yǐng zhòng.
冉冉排空上,依依疊影重。
sù guāng fēi yè liàn, líng kuàng shì cóng lóng.
素光非曳練,靈貺是從龍。
qǐ xué wú xīn chū, dōng xī rèn suǒ cóng.
豈學無心出,東西任所從。
“豈學無心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