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雪中風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笑雪中風味”全詩
衲底一段光明,可謂湛然無累。
倒峽傾河雄辯,銀山鐵壁意氣。
毗盧頂{寧頁}上行,彌勒眼晴里睡。
歸去羌廬山下,一笑雪中風味。
他時杖屨重來,且道有甚領會。
為公撦了楮衣,奉為普薰一切。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貧漢歸廬阜結庵作伽陀為別》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貧漢歸廬阜結庵作伽陀為別》是宋代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貧窮的漢子返回廬山結庵,創作出這首伽陀詩來表達離別之情。辯公(指佛教高僧)出離塵世之智慧,衣著粗布卻反而來游戲。衣袍之內有一段光明,可以說是純凈無塵。倒峽傾河,豪邁地辯論,銀山鐵壁般的意氣。毗盧頂上行走,彌勒佛的眼神中沉睡著。回到羌廬山下,笑傲風雪的滋味。他日再次踏上杖屨重來,且問有何心得。為了辯公,撇下了粗布衣袍,奉獻一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貧窮的漢子歸廬山結庵的離別之情。詩中描述了辯公,一個具有智慧的佛教高僧,不顧自己貧窮的衣著,反而玩樂游戲。詩人通過描繪辯公的形象,表達了對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敬仰和向往。
詩中提到的衲底一段光明,意味著在粗布衣袍之內依然保持著純凈無塵的境界。這種境界象征著內心的潔凈和超脫,與外在的貧窮形成鮮明的對比。
詩中還描繪了辯公豪邁地辯論的場景,形容其辯才過人,威武如鐵壁銀山。這表達了詩人對于智慧和辯論能力的贊美和欽佩。
詩詞的結尾描述了漢子回到羌廬山下,笑傲風雪的風味,展現了他對于逆境的堅韌和樂觀。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再次踏上旅途的期待,并詢問歸來后是否有更深的領悟和心得。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辯公和貧漢的形象,表達了對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推崇和向往,以及對逆境的堅韌和樂觀的態度。同時,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對禪宗思想的理解。
“一笑雪中風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 hàn guī lú fù jié ān zuò jiā tuó wèi bié
貧漢歸廬阜結庵作伽陀為別
biàn gōng chū lán zhī zhì, chǔ nà fǎn lái yóu xì.
辯公出藍之智,楮衲反來游戲。
nà dǐ yī duàn guāng míng, kě wèi zhàn rán wú lèi.
衲底一段光明,可謂湛然無累。
dào xiá qīng hé xióng biàn, yín shān tiě bì yì qì.
倒峽傾河雄辯,銀山鐵壁意氣。
pí lú dǐng níng yè shàng xíng, mí lè yǎn qíng lǐ shuì.
毗盧頂{寧頁}上行,彌勒眼晴里睡。
guī qù qiāng lú shān xià, yī xiào xuě zhòng fēng wèi.
歸去羌廬山下,一笑雪中風味。
tā shí zhàng jù chóng lái, qiě dào yǒu shèn lǐng huì.
他時杖屨重來,且道有甚領會。
wèi gōng chě le chǔ yī, fèng wèi pǔ xūn yī qiè.
為公撦了楮衣,奉為普薰一切。
“一笑雪中風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