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雖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嗟我雖人”全詩
群雌孤雄,意氣橫出。
當東而西,當啄而飛。
隨飛隨啄,群雌粥粥。
嗟我雖人,曾不如彼雉雞。
生身七十年,無一妾與妃。
分類:
作者簡介(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琴曲歌辭·雉朝飛操》韓愈 翻譯、賞析和詩意
《琴曲歌辭·雉朝飛操》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作品,描寫了一只雉雞在朝陽的照耀下飛翔的情景。這只雉雞領導著一群母雉,自信而驕傲地飛翔在天空中。韓愈通過與這只雉雞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自嘲。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雉雞在早晨的朝陽中飛翔,
一只雄雉領導著一群母雉,
它自負而高傲地展翅飛翔。
它能東飛的時候就東飛,西飛的時候就西飛,
在飛翔的過程中隨時棲息,隨時啄食。
群雌們歡快地叫喚著。
可是我,雖然是人類,
卻不如這只雉雞。
人活了七十年,
卻沒有一個妻室和嬪妃。
詩意和賞析:
《琴曲歌辭·雉朝飛操》運用了虛實對比的手法,通過描寫雉雞飛翔的場景,抒發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自嘲和無奈之情。雉雞自信而驕傲,展示了它在天空中的飛行技巧,而作者則以自己與雉雞的對比,表達出對自身寂寞和無法實現夙愿的懊悔。作者的自嘲中蘊含著對社會封建制度的不滿和對人生苦短的思考。
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短小精悍,用意深遠,讓人回味無窮。通過雉雞的形象和自己的自嘲,韓愈展現了對現實生活的撻伐和對命運不公的不滿。同時,他也在表示對自己情感的宣泄和心靈的抒發。這首詩以簡約的文字,將作者內心的悲喜交織、思考和吶喊,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嗟我雖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n qǔ gē cí zhì cháo fēi cāo
琴曲歌辭·雉朝飛操
zhì zhī fēi, yú cháo rì.
雉之飛,于朝日。
qún cí gū xióng, yì qì héng chū.
群雌孤雄,意氣橫出。
dāng dōng ér xī,
當東而西,
dāng zhuó ér fēi.
當啄而飛。
suí fēi suí zhuó, qún cí yù yù.
隨飛隨啄,群雌粥粥。
jiē wǒ suī rén,
嗟我雖人,
céng bù rú bǐ zhì jī.
曾不如彼雉雞。
shēng shēn qī shí nián, wú yī qiè yǔ fēi.
生身七十年,無一妾與妃。
“嗟我雖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