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塵犯江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塵犯江漢”全詩
煙塵犯江漢,腥膻連岷峨。
王師因雷動,虎臣亦星羅。
靈旗蕩丑類,鐵馬馳琱戈。
三軍指故國,巨艦凌滄波。
一戎遂大定,上天佑無頗。
整刷舊俗苦,掃除夷法苛。
奸謀尚濟詭,既戰猶連和。
復圖稱職爾,眇哉浯溪磨。
已悉將相力,敢獻大風歌。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大駕親征》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駕親征》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驕橫的敵人被打敗了,我騎馬暢飲淮河之水。煙塵彌漫江漢之間,腥膻氣息彌漫在巍峨的山嶺上。王師因為雷聲震動,勇猛的戰士們星羅棋布。靈動的戰旗揚起,鐵馬奔騰,馳騁在戰場。三軍指向故國,巨大的戰艦破浪前行。我們的戰爭取得了勝利,上天保佑我們沒有遇到什么阻礙。我們努力掃除陳舊的習俗,清除異族的法度。奸謀被粉碎,戰爭之后仍然保持和平。我們再次展望光明的未來,眺望著浯溪的磨盤。我們已經領悟將相的力量,敢于奉獻出豪邁的歌聲。
詩意和賞析:
《大駕親征》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戰爭的勝利和國家的重建。詩中通過描繪戰場的壯麗景象和戰爭的勝利,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和平的渴望。
首先,詩人描繪了戰爭的慘烈場面,以及戰爭勝利后的慶祝和喜悅。驕橫的敵人被打敗,戰士們奔馳在戰場上,戰旗飄揚,鐵馬馳騁,展現了戰爭的威力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其次,詩人表達了對國家的關切和熱愛。他提到戰勝敵人后將國家整頓,清除陳舊的習俗,掃除異族的法度,意味著對國家秩序的重建和改革,以期使國家更加強盛。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和平的追求和對未來的展望。戰爭結束后,敵對勢力被消滅,和平再次降臨,人們可以眺望著光明的未來。詩中提到的浯溪磨盤象征著勤勞和希望,暗示著國家將繼續繁榮發展。
整首詩詞通過雄渾有力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國家的重建,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和平的向往。它既是對歷史事件的記錄,也是對時代精神和民族氣節的歌頌。
“煙塵犯江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jià qīn zhēng
大駕親征
jiāo lǔ bài méng zhì, yìn mǎ huái zhī tuó.
驕虜敗盟至,飲馬淮之沱。
yān chén fàn jiāng hàn, xīng shān lián mín é.
煙塵犯江漢,腥膻連岷峨。
wáng shī yīn léi dòng, hǔ chén yì xīng luó.
王師因雷動,虎臣亦星羅。
líng qí dàng chǒu lèi, tiě mǎ chí diāo gē.
靈旗蕩丑類,鐵馬馳琱戈。
sān jūn zhǐ gù guó, jù jiàn líng cāng bō.
三軍指故國,巨艦凌滄波。
yī róng suì dà dìng, shàng tiān yòu wú pō.
一戎遂大定,上天佑無頗。
zhěng shuā jiù sú kǔ, sǎo chú yí fǎ kē.
整刷舊俗苦,掃除夷法苛。
jiān móu shàng jì guǐ, jì zhàn yóu lián hé.
奸謀尚濟詭,既戰猶連和。
fù tú chèn zhí ěr, miǎo zāi wú xī mó.
復圖稱職爾,眇哉浯溪磨。
yǐ xī jiàng xiàng lì, gǎn xiàn dà fēng gē.
已悉將相力,敢獻大風歌。
“煙塵犯江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