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剖珠璣要及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蚌剖珠璣要及時”全詩
分比楚蘭同講學,文逾荊玉不遐遺。
豹藏煙霧聊相與,蚌剖珠璣要及時。
龍虎他年題淡墨,綠衣皂蓋看風姿。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和楊了廓解元》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楊了廓解元》是宋代曹勛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楊了廓解元的交往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楊了廓才華出眾的敬佩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下帷聞說盡英奇,
賦就三都墨未醨。
分比楚蘭同講學,
文逾荊玉不遐遺。
豹藏煙霧聊相與,
蚌剖珠璣要及時。
龍虎他年題淡墨,
綠衣皂蓋看風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贊美楊了廓為主題,通過描繪他的才華和品德,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之情。
首節寫道:“下帷聞說盡英奇”,表明了楊了廓的才華出眾,讓人們對他贊嘆不已。接著提到“賦就三都墨未醨”,這里的“三都墨”指的是當時的三都書院,意味著楊了廓的才華還未完全展現出來。
接下來的兩句“分比楚蘭同講學,文逾荊玉不遐遺”,進一步表揚了楊了廓的學問和文才。將他與楚蘭相比,說明他在學術上的造詣不遜色于楚蘭;將他與荊玉相比,意味著他的文采超越了荊玉,不會被人遺忘。
后面兩句“豹藏煙霧聊相與,蚌剖珠璣要及時”,運用隱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楊了廓的珍視和重視。將他比作藏在煙霧中的豹子,說明他的才華如此珍貴而難得;將他比作剖開的蚌殼,意味著作者希望及時認識到他的才華的珍貴。
最后兩句“龍虎他年題淡墨,綠衣皂蓋看風姿”,表達了作者對楊了廓的期望和贊美。龍和虎被視為吉祥的象征,在此指代楊了廓有著輝煌的未來。希望他能以淡泊的心態面對詩文創作,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風姿。
總體而言,這首詩是作者對楊了廓才華的贊美和敬佩之情的表達。通過描繪他的才華、學識和品德,以及對他前途的期許,展現了作者對楊了廓的高度評價和祝福之意。
“蚌剖珠璣要及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áng le kuò jiè yuán
和楊了廓解元
xià wéi wén shuō jǐn yīng qí, fù jiù sān dōu mò wèi lí.
下帷聞說盡英奇,賦就三都墨未醨。
fēn bǐ chǔ lán tóng jiǎng xué, wén yú jīng yù bù xiá yí.
分比楚蘭同講學,文逾荊玉不遐遺。
bào cáng yān wù liáo xiāng yǔ, bàng pōu zhū jī yào jí shí.
豹藏煙霧聊相與,蚌剖珠璣要及時。
lóng hǔ tā nián tí dàn mò, lǜ yī zào gài kàn fēng zī.
龍虎他年題淡墨,綠衣皂蓋看風姿。
“蚌剖珠璣要及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