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夭桃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前夭桃花”全詩
庭前夭桃花,灼灼流芳菲。
佳人惜良辰,游子行不歸。
君看夭桃花,芳菲能幾時。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艷歌行》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艷歌行》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春日美景和離別之情。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艷歌行
陽春麗華旦,
杲日延清暉。
庭前夭桃花,
灼灼流芳菲。
佳人惜良辰,
游子行不歸。
君看夭桃花,
芳菲能幾時。
譯文:
美麗的春天悄然到來,
明亮的太陽延伸出清晨的光輝。
庭院前盛開著嬌艷的桃花,
絢爛而芬芳。
佳人深情地珍惜這美好的時光,
而游子卻遠離家鄉不歸。
請您看一看那嬌艷的桃花,
芬芳的盛開又能持續多久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場景,以及人們對美好時光和離別的感慨之情。陽光明媚,春天的美景使人心曠神怡。庭院里盛開的桃花絢麗多彩,散發出濃郁的芳香,使人沉醉其中。然而,詩中也透露出離別的憂傷。作者提到了一位佳人,她珍惜這美好的時光,但卻又有一位游子因種種原因離家遠行,并無法返回。最后的呼喚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短暫性和離別不可避免的感嘆。
賞析:
《艷歌行》通過對春日美景和離別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散的思考。陽春麗華和杲日延清暉這樣的景象,傳遞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勃勃的氣息。佳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以及游子的離別,揭示了人們對逝去時光和離散情感的感慨。最后,詩人以夭桃花的凋謝來暗示時光的短暫和美好的消逝。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時光流逝和離別的無奈和思念之情,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深思。
“庭前夭桃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gē xíng
艷歌行
yáng chūn lì huá dàn, gǎo rì yán qīng huī.
陽春麗華旦,杲日延清暉。
tíng qián yāo táo huā, zhuó zhuó liú fāng fēi.
庭前夭桃花,灼灼流芳菲。
jiā rén xī liáng chén, yóu zǐ xíng bù guī.
佳人惜良辰,游子行不歸。
jūn kàn yāo táo huā, fāng fēi néng jǐ shí.
君看夭桃花,芳菲能幾時。
“庭前夭桃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