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皋仙緒豈凡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皋仙緒豈凡門”全詩
瀰瀰野水山連碧,裊裊新涼月掛昏。
妙筆摛華想高興,政須檀板與清樽。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再酬丁尉》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酬丁尉》是宋代曹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皋仙緒豈凡門,
肯顧衰翁笑語溫,
槐里少留傳好句,
楓宸固已奏嘉言。
瀰瀰野水山連碧,
裊裊新涼月掛昏。
妙筆摛華想高興,
政須檀板與清樽。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曹勛寫給丁尉的回贈之作。詩人首先表達了自己不居凡門,有仙人的氣質和修行的背景,但他仍然愿意關心和照顧丁尉這位年邁的友人,以溫暖和融洽的笑語回應他。詩人接著抱怨在槐樹下的居所,很少留下傳世的佳句。然而,楓宸(指朝廷)確實已經傳頌了他的嘉言贊美。接下來,詩人描繪了連綿的野水和青山,夜晚掛滿了清涼的新月。他認為自己的妙筆寫出了華美的詩句,想要通過檀板(指樂器)和清樽(指酒)來表達政治上的高興和歡樂。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政治的思考。詩人以仙人的形象自居,但他仍然愿意與衰老的友人交往,展現了他的仁愛之心和人情味。詩人抱怨自己居所的環境不佳,但他并不因此而灰心喪志,仍然能夠創作出美麗的詩句。他對楓宸頌揚自己的嘉言也表達了對政治成就的渴望。最后,詩人通過檀板和清樽,將自己的高興與歡樂寄托于音樂和酒宴中。整首詩詞以平淡、樸實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友情、創作和政治的熱情,體現了宋代文人的風范和追求。
“九皋仙緒豈凡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chóu dīng wèi
再酬丁尉
jiǔ gāo xiān xù qǐ fán mén, kěn gù shuāi wēng xiào yǔ wēn,
九皋仙緒豈凡門,肯顧衰翁笑語溫,
huái lǐ shǎo liú chuán hǎo jù, fēng chén gù yǐ zòu jiā yán.
槐里少留傳好句,楓宸固已奏嘉言。
mí mí yě shuǐ shān lián bì, niǎo niǎo xīn liáng yuè guà hūn.
瀰瀰野水山連碧,裊裊新涼月掛昏。
miào bǐ chī huá xiǎng gāo xìng, zhèng xū tán bǎn yǔ qīng zūn.
妙筆摛華想高興,政須檀板與清樽。
“九皋仙緒豈凡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