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鴻名兮隆德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保鴻名兮隆德聲”全詩
省風俗,綿宇縣。
集紛埃,郁蔥倩。
顧秦雍,審伊洛。
惟前人,肇經度。
保鴻名兮隆德聲,陋崇高於群岳。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登山曲》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山曲》是宋代詩人曹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禮仰山丘,攀登陡峭的山巒。
審視鄉俗,山下的宅院連綿無盡。
聚集塵埃,郁郁蔥蔥的景色美麗動人。
回顧秦國和雍州,審視伊洛河畔的風光。
只有前輩先賢,奠定了歷史的基石。
保持崇高的名聲,響徹于德行的聲音。
即使是陋室也高于眾多的群山。
詩意:
《登山曲》通過描繪登山的景象,抒發了對山巒的敬仰和對前人先賢的崇高評價。詩中通過對山巒的陡峭攀登和山下的宅院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禮贊和對鄉村風俗的關注。同時,通過回顧歷史和審視伊洛河畔的風光,作者表達了對前輩先賢的敬仰和對歷史傳承的重視。最后,作者強調了保持良好聲譽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即使是在簡陋的住所,也能超越眾多的群山。
賞析:
《登山曲》通過對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山巒和先賢的敬仰之情。詩中使用了描寫山巒的陡峭和宅院的連綿,以及郁郁蔥蔥的景色,生動地表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恢弘。通過回顧歷史和審視伊洛河畔的風光,詩詞融入了歷史文化的元素,彰顯了傳統文化的底蘊和對前人的敬仰。最后,作者以“保持崇高的名聲,響徹于德行的聲音”來強調品德的重要性,表達了對高尚道德和人格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登山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觀、鄉村風俗和歷史文化,展現了作者對山巒和前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對高尚品德的追求。這首詩詞飽含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山巒的攀登和歷史的回顧,傳遞了一種崇高的情感和價值觀,讓人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和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敬仰。同時,通過對品德的強調,詩詞也提醒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堅守道德底線,追求高尚的品質和聲譽。
“保鴻名兮隆德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shān qǔ
登山曲
lǐ chóng qiū, zhì zhòng yǎn.
禮崇丘,陟重巘。
shěng fēng sú, mián yǔ xiàn.
省風俗,綿宇縣。
jí fēn āi, yù cōng qiàn.
集紛埃,郁蔥倩。
gù qín yōng, shěn yī luò.
顧秦雍,審伊洛。
wéi qián rén, zhào jīng dù.
惟前人,肇經度。
bǎo hóng míng xī lóng dé shēng, lòu chóng gāo yú qún yuè.
保鴻名兮隆德聲,陋崇高於群岳。
“保鴻名兮隆德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