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煩氣欲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沉煩氣欲無”全詩
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
悸乏心難定,沉煩氣欲無。
何時灑微雨,因與好風俱。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病中苦熱》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苦熱》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中苦熱
三伏鼓洪爐,
支離一病夫。
倦眠身似火,
渴歠汗如珠。
悸乏心難定,
沉煩氣欲無。
何時灑微雨,
因與好風俱。
譯文:
在疾病中痛苦的炎熱,
酷暑如鼓聲擊打洪爐,
虛弱病榻上的病人,
疲倦得似乎身體著火,
口渴得喝水汗水如珍珠。
心跳不穩,疲乏難安寧,
沉郁煩躁,幾乎無法忍受。
何時能灑下細雨,
與涼風一同降臨。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病中痛苦的人的景象。在三伏天里,高溫酷熱如同敲擊洪爐,使得病人更加虛弱和不適。病人感到疲倦,身體熱得如同火爐,口渴得汗水如同珍珠一般。心跳不穩,疲乏使得心神難以平靜,郁悶煩躁的情緒幾乎無法忍受。但病人仍然期待著微雨的降臨,希望能夠伴隨著涼風一同到來,給予一些涼爽和舒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病人在炎熱夏季中的痛苦和苦悶心境。通過對炎熱的描寫,詩人將病人的身體狀況與外界環境相結合,形象地表現出病人的不適和疲倦。詩中的"支離一病夫"形容病人的身體狀況狼狽不堪。"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則是通過對病人疲倦和口渴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病人的痛苦和不適。在這種情況下,病人渴望著微雨的降臨和涼風的吹拂,這種期待和希望給予了病人一絲慰藉和安慰。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出病人在炎熱夏天中的艱辛和渴望,形象地描繪了病人痛苦的身體感受和難以平靜的心情。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渲染和對病人內心的描繪,詩人以簡潔的文字展示了人在疾病中的無奈和渴望,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和希望,并引發對生命脆弱性和人類命運的思考。
“沉煩氣欲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kǔ rè
病中苦熱
sān fú gǔ hóng lú, zhī lí yī bìng fū.
三伏鼓洪爐,支離一病夫。
juàn mián shēn shì huǒ, kě chuò hàn rú zhū.
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
jì fá xīn nán dìng, chén fán qì yù wú.
悸乏心難定,沉煩氣欲無。
hé shí sǎ wēi yǔ, yīn yǔ hǎo fēng jù.
何時灑微雨,因與好風俱。
“沉煩氣欲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