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眼蓬萊幾清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眼蓬萊幾清淺”全詩
草檄預聞全國勢,按圖行見復都城。
袞衣三總郊丘禮,黛耜初親帝藉耕。
過眼蓬萊幾清淺,凝神治道自長生。
分類:
作者簡介(曹勛)

曹勛(1098—1174)字公顯,一字世績,號松隱,潁昌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宣和五年(1123),以蔭補承信郎,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元年(1126),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絹書,自燕山逃歸。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書,請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營救徽宗。當權者不聽,被黜。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和議成,充報謝副使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兩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隱文集》、《北狩見聞錄》等。他的詩比較平庸,但有幾首使金詩頗值得注意。
《政府生日四首》曹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政府生日四首》
譯文:
政府生辰四首
文治武功致尊榮,
功德崇高而可名。
預聞草檄傳全國,
巡行按圖見都城。
袞衣三總郊丘禮,
黛耜初親帝藉耕。
蓬萊仙境如過眼,
凝神治道自長生。
詩意:
這首詩以慶祝政府生日為主題,表達了對文治武功的追求,將功德視為至高無上的榮耀。政府的聲望和威望如此顯赫,已經遍及全國,每個角落都能聽到草檄的傳遞。在巡行的過程中,按照圖譜前往都城,以向帝王進貢。袞衣是一種華麗的禮服,表示郊丘祭祀的莊重和莊嚴,而黛耜則象征著農耕的開始。令人矚目的仙境蓬萊雖然美麗,但只是匆匆一瞥,而真正重要的是集中心神于治道,才能實現永恒的長生。
賞析:
這首詩以古代政府生日慶祝為背景,表達了對政府權威和治理能力的贊美。作者使用了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政府的榮耀和威嚴。詩中提到的文治武功代表了政府的整體管理和治理能力,而袞衣和黛耜則象征了政府的儀式和農耕的重要性。通過描繪政府的莊嚴和榮耀,詩人向讀者展示了政府的權威和崇高的地位。
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一種深遠的思考。蓬萊仙境的描繪暗示了世間美好事物的短暫和虛幻,而真正的長生和永恒則在于治道。作者呼吁政府要集中心神于治理,追求長遠的目標,使國家長治久安。整首詩以莊重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對政府的贊美和期許,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治理道路的深刻思考。
“過眼蓬萊幾清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fǔ shēng rì sì shǒu
政府生日四首
wén jīng wǔ wěi zhì zūn róng, gōng dé chóng gāo xià kě míng.
文經武緯致尊榮,功德崇高下可名。
cǎo xí yù wén quán guó shì, àn tú xíng jiàn fù dū chéng.
草檄預聞全國勢,按圖行見復都城。
gǔn yī sān zǒng jiāo qiū lǐ, dài sì chū qīn dì jí gēng.
袞衣三總郊丘禮,黛耜初親帝藉耕。
guò yǎn péng lái jǐ qīng qiǎn, níng shén zhì dào zì cháng shēng.
過眼蓬萊幾清淺,凝神治道自長生。
“過眼蓬萊幾清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