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林散影參差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林散影參差靜”全詩
未暇拈香參佛祖,且須襆被扣祥關。
月林散影參差靜,風磬傳音窈渺疎。
擬買一廛通水竹,杖藜他日寄閒頑。
分類:
《過疏山題一覽亭梁溪公所書也二首》胡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過疏山題一覽亭梁溪公所書也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胡寅
譯文:
手遮西日到閒山,
忽得昏鴉斂翅間。
未暇拈香參佛祖,
且須襆被扣祥關。
月林散影參差靜,
風磬傳音窈渺疎。
擬買一廛通水竹,
杖藜他日寄閒頑。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疏山上游玩的情景。手掌遮擋著西方的夕陽,來到這座寧靜的山上。突然間,作者注意到一群鴉鳥在翅膀合攏的瞬間飛過。他還沒有來得及拈香向佛祖祈禱,就需要披上斗篷,敲響門扣,迎接吉祥之門的到來。
月光灑在林中,投射出參差不齊的影子,周圍非常寧靜。風吹過,傳來淡淡的鐘聲,回蕩在山谷間,如此幽雅而空靈。作者心生一計,打算購買一片通向水邊的竹林,將來在那里休閑,享受閑逸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在疏山中的一瞬間感悟和情感。通過手遮西日的動作,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美的敏感。昏鴉斂翅的畫面則給人以一種突然而來的靜謐感,讓人與詩中的場景產生共鳴。
詩中的佛祖和祥關象征著信仰和吉祥,表達了作者對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月林散影和風磬傳音的描寫,使詩中的山林更加生動,給人以寧靜和悠遠的感受。
最后,詩人提及擬買一廛通水竹,表達了對自由、安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對閑逸生活的渴望,使得詩中的景物與內心的情感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畫。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精細的描繪,勾勒出了作者在疏山中的一瞬間的心境和感受,給人以靜謐、恬淡的美感,也引發人們對自然與心靈的思考。
“月林散影參差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hū shān tí yī lǎn tíng liáng xī gōng suǒ shū yě èr shǒu
過疏山題一覽亭梁溪公所書也二首
shǒu zhē xī rì dào xián shān, hū dé hūn yā liǎn chì jiān.
手遮西日到閒山,忽得昏鴉斂翅間。
wèi xiá niān xiāng cān fó zǔ, qiě xū fú bèi kòu xiáng guān.
未暇拈香參佛祖,且須襆被扣祥關。
yuè lín sàn yǐng cēn cī jìng, fēng qìng chuán yīn yǎo miǎo shū.
月林散影參差靜,風磬傳音窈渺疎。
nǐ mǎi yī chán tōng shuǐ zhú, zhàng lí tā rì jì xián wán.
擬買一廛通水竹,杖藜他日寄閒頑。
“月林散影參差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