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此亭觀覽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道此亭觀覽富”全詩
欲倚小欄收遁景,試憑長嘯卷遐昏。
寒山濯濯空堆皺,野水瀰瀰不待源。
莫道此亭觀覽富,未如賓日上天門。
分類:
《過疏山題一覽亭梁溪公所書也二首》胡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過疏山題一覽亭梁溪公所書也二首》
【中文譯文】
林梢斜月如金盆落下,
陽光的影子在蒼茫的霧氣中翻滾。
我想依靠著小欄桿收集這退隱的景色,
試著依靠長嘯將遠處的昏暗卷起。
寒冷的山巒在遠處堆積起來,
野水廣闊無邊,不需尋找源頭。
不要說這亭子觀賞的景色豐富多彩,
還不如拜訪天門山那樣壯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胡寅游覽疏山時的景色和感受。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第一句以斜月從林梢落下為開篇,給人以靜謐之感。接著,陽光透過蒼茫的霧氣,形成搖曳不定的影子,給人一種朦朧、神秘的感覺。這里的金盆和日霧翻滾的描寫,使人聯想到光與影的變化,暗示人生的起伏和無常。
第二句通過想要依靠小欄桿收集景色和長嘯將遠處的昏暗卷起,表現了詩人對于深山幽谷的向往和追求。他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去感悟和抒發自然的美,通過長嘯的方式將遠方的昏暗景色卷起,寄托了詩人對于遠離塵囂、追求自由和寧靜的向往。
第三句以"寒山濯濯空堆皺"描繪了山巒的景色,表現出山水之間的寧靜和靜謐。"野水瀰瀰不待源"則表達了自然之美的無邊無際,源源不斷地流淌,不需尋找其源頭。這種描繪方式,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廣袤和無限的力量。
最后兩句"莫道此亭觀覽富,未如賓日上天門"表達了詩人對于景色的評價和對于境遇的思考。詩人認為,即使這個亭子的景色再豐富多彩,也不如去拜訪天門山那樣壯麗。這里天門山被視為壯美景色的象征,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于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塑造,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
“莫道此亭觀覽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hū shān tí yī lǎn tíng liáng xī gōng suǒ shū yě èr shǒu
過疏山題一覽亭梁溪公所書也二首
lín shāo xié yuè duò jīn pén, jiē yǐng cāng máng rì wù fān.
林梢斜月墮金盆,接影蒼茫日霧翻。
yù yǐ xiǎo lán shōu dùn jǐng, shì píng cháng xiào juǎn xiá hūn.
欲倚小欄收遁景,試憑長嘯卷遐昏。
hán shān zhuó zhuó kōng duī zhòu, yě shuǐ mí mí bù dài yuán.
寒山濯濯空堆皺,野水瀰瀰不待源。
mò dào cǐ tíng guān lǎn fù, wèi rú bīn rì shàng tiān mén.
莫道此亭觀覽富,未如賓日上天門。
“莫道此亭觀覽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