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襆被東來又欲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襆被東來又欲秋”全詩
棄繻西上今將老,襆被東來又欲秋。
安得紫簫橫鶴背,漫從清釣覓羊裘。
黃梅正作冥冥雨,每詠新篇興轉悠。
分類:
《和朱成伯》胡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朱成伯》是宋代胡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劫劫官身未許收,
江山到處發詩愁。
棄繻西上今將老,
襆被東來又欲秋。
安得紫簫橫鶴背,
漫從清釣覓羊裘。
黃梅正作冥冥雨,
每詠新篇興轉悠。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胡寅的親友朱成伯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緒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詩的第一句“劫劫官身未許收”直接表達了作者未能得志而感到失意的心情。詩人立志為官,但是卻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心中的苦悶和無奈通過“劫劫”這個形象化的描寫得到了生動表現。
接下來的兩句“江山到處發詩愁,棄繻西上今將老”,揭示了詩人對國家江山的憂慮和自己年歲的增長。他觀察到江山的變化和動蕩,內心感到憂慮和悲涼。而“棄繻西上”則暗示了詩人對官場的失望和對現實的厭倦,意味著他將放棄追求功名利祿。
詩的后兩句“襆被東來又欲秋,安得紫簫橫鶴背”以及“漫從清釣覓羊裘”展現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襆被東來,意味著詩人渴望東行遠離塵囂,追求田園般的寧靜和自由。詩中的紫簫、鶴背、清釣、羊裘等形象都代表著自然和寧靜的生活,詩人希望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尋求自我。
最后兩句“黃梅正作冥冥雨,每詠新篇興轉悠”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創作的情感和期待。黃梅時節,正值春雨綿長,意味著新的篇章將要涌現。詩人通過詠唱新篇,希望能夠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快樂,讓自己的情感得到轉化和升華。
整首詩詞以對個人命運和社會現實的思考為主題,通過對個人遭遇、國家滄桑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緒和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詩詞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襆被東來又欲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ū chéng bó
和朱成伯
jié jié guān shēn wèi xǔ shōu, jiāng shān dào chù fā shī chóu.
劫劫官身未許收,江山到處發詩愁。
qì xū xī shàng jīn jiāng lǎo, fú bèi dōng lái yòu yù qiū.
棄繻西上今將老,襆被東來又欲秋。
ān dé zǐ xiāo héng hè bèi, màn cóng qīng diào mì yáng qiú.
安得紫簫橫鶴背,漫從清釣覓羊裘。
huáng méi zhèng zuò míng míng yǔ, měi yǒng xīn piān xìng zhuàn yōu.
黃梅正作冥冥雨,每詠新篇興轉悠。
“襆被東來又欲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