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敢廢發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敢廢發陰”全詩
未能成一事,何敢廢發陰。
燈盡添殘燭,山寒擁敗衾。
幸無塵俗慮,聊遂讀書心。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年去驚人老,
坐來忘夜深。
未能成一事,
何敢廢發陰。
燈盡添殘燭,
山寒擁敗衾。
幸無塵俗慮,
聊遂讀書心。
譯文:
歲月匆匆將人逼上老,
坐下時忘卻深夜的陰郁。
未能實現一番作為,
又怎敢放縱頭發的黑色。
燈火將盡,又添一支殘燭,
山寒之下,我擁著破舊的衾被。
幸好我沒有被塵俗的憂慮困擾,
只是心安理得地讀書。
詩意:
這組詩描繪了吳芾初冬時在山居中的心境和生活情景。詩人感嘆歲月的流逝,自己漸漸老去,但在這個寂靜的山居里,漸漸忘卻了夜晚的深沉。他捫心自問,自己尚未取得什么成就,卻敢放縱自己的頭發變白。他的燈火將要熄滅,山寒之下,他蜷縮在破舊的被子中。然而,他慶幸自己沒有被塵俗的憂慮所困擾,能夠心安理得地專心讀書。
賞析:
這組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對自然環境的描繪。詩人通過歲月的流轉和自己年齡的增長,表達了對光陰的感慨和對時光的無奈。山居的寧靜和深夜的忘卻,給詩人帶來了一種解脫和寧靜的心境。他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遺憾,但又表示不敢懈怠,要繼續努力。詩人通過燈火將盡和山寒擁敗衾的描寫,表達了自己的孤寂和貧困,但又表現出對物質生活的淡泊和對內心追求的堅持。詩人最后表達了對紛繁世俗的抵抗,將心思專注于讀書,追求內心的安寧和自我提升。整體而言,這組詩描繪了一個清寂的山居生活,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高尚境界的心愿。
“何敢廢發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dōng shān jū jí shì shí shǒu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nián qù jīng rén lǎo, zuò lái wàng yè shēn.
年去驚人老,坐來忘夜深。
wèi néng chéng yī shì, hé gǎn fèi fā yīn.
未能成一事,何敢廢發陰。
dēng jǐn tiān cán zhú, shān hán yōng bài qīn.
燈盡添殘燭,山寒擁敗衾。
xìng wú chén sú lǜ, liáo suì dú shū xīn.
幸無塵俗慮,聊遂讀書心。
“何敢廢發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