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觸緒無佳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來觸緒無佳思”全詩
已見郡條平似水,不妨官舍冷如秋。
年來觸緒無佳思,老去同僚得勝流。
更喜豐年消息好,從今還遂稻粱謀。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喜晴》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晴》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喜晴》的中文譯文:
積陰初散雨初收,
一解霖霪十日憂。
已見郡條平似水,
不妨官舍冷如秋。
年來觸緒無佳思,
老去同僚得勝流。
更喜豐年消息好,
從今還遂稻粱謀。
《喜晴》的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雨過天晴的景象,并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在連綿陰雨之后,云散雨收之際,詩人的憂愁也隨之消散。他看到郡城的道路平坦如水,官舍冷清如秋天一般。多年來,他深陷無法產生佳作的思緒中,而與他同事相比,他感到自己在文學創作上落后了。然而,他對于豐收的好消息更加欣喜,從現在開始,他將努力實現自己的稻粱謀求。
《喜晴》的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變化和喜悅之情。詩人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通過陰雨過后的晴朗天氣,表達了他內心憂愁的消散和喜悅的心境。他將城市的道路比作平靜的水面,官舍的冷清則象征著他內心的孤寂和冷淡。詩人還以自己多年來無法創作佳作為切入點,表達了對同僚們成就的羨慕和對自身未來的期許。最后,他以豐收的好消息為結尾,表明自己將從此努力實現自己的稻粱謀求,展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整首詩詞情感流暢,文字簡練,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詩人的內心感受與外界環境相結合,展示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同時,詩人通過對自己創作困境的描寫,表達了對同僚們成就的羨慕,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努力的決心。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追求。
“年來觸緒無佳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qíng
喜晴
jī yīn chū sàn yǔ chū shōu, yī jiě lín yín shí rì yōu.
積陰初散雨初收,一解霖霪十日憂。
yǐ jiàn jùn tiáo píng shì shuǐ, bù fáng guān shě lěng rú qiū.
已見郡條平似水,不妨官舍冷如秋。
nián lái chù xù wú jiā sī, lǎo qù tóng liáo dé shèng liú.
年來觸緒無佳思,老去同僚得勝流。
gèng xǐ fēng nián xiāo xī hǎo, cóng jīn hái suì dào liáng móu.
更喜豐年消息好,從今還遂稻粱謀。
“年來觸緒無佳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