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車轤轆載啼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氈車轤轆載啼妝”全詩
漢家近屬三千客,性命如絲寄虎狼。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有感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有感十首》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戰亂時期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塞曲咿嗚催斷腸,
氈車轤轆載啼妝。
漢家近屬三千客,
性命如絲寄虎狼。
詩詞的中文譯文:
邊塞的曲調哀婉,催人心碎,
氈車的輪子嘎嘎作響,載著哭泣的婦人。
漢家的親屬成千上萬成為客寄托,
他們的性命如同細絲,寄托在虎狼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戰亂時期邊塞地區的景象為主題,展現了人民的悲苦和困境。詩中用“塞曲咿嗚”形容邊塞地區的曲調,表達了悲傷和凄涼之情。氈車的輪子發出嘎嘎的聲音,這是戰亂帶來的不安和恐懼的象征。載著哭泣的婦人,象征著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離散。
接著,詩人提到漢家的近親成千上萬成為客寄托,這指的是戰亂時期的人們不得不離鄉背井,四處尋找庇護和保護。他們的性命如同細絲,寄托在虎狼之間,表達了他們的生命處境危險而脆弱。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戰亂時期人民的痛苦和無助,通過對邊塞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戰亂和苦難的深切感受。這首詩詞展現了吳芾對時代悲歡離合的思考,以及對人民遭受苦難的同情和關懷。
“氈車轤轆載啼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gǎn shí shǒu
有感十首
sāi qū yī wū cuī duàn cháng, zhān chē lú lù zài tí zhuāng.
塞曲咿嗚催斷腸,氈車轤轆載啼妝。
hàn jiā jìn shǔ sān qiān kè, xìng mìng rú sī jì hǔ láng.
漢家近屬三千客,性命如絲寄虎狼。
“氈車轤轆載啼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