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為林下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日得為林下人”全詩
幾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興,水邊宴坐足怡神。
回思當日游從地,過眼渾如陌上塵。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魯憲見寄二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魯憲見寄二首》是宋代吳芾所作,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魯憲相聚的場景,通過自然山水和友誼的交流,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事的煩擾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厭直承明老從臣,
不將人事撓天真。
幾年欲作山中相,
今日得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興,
水邊宴坐足怡神。
回思當日游從地,
過眼渾如陌上塵。
這首詩的詩意通過情感和意境的表達,傳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先,詩人表達了對現實世事的厭倦和對表面功名的不屑。他感到對直接承受明君的忠誠職責感到疲憊,不愿將個人利益和權謀左右自己的心靈。這種態度顯示了詩人對人事紛擾的厭惡,追求內心的純真和自由。
其次,詩人對山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多年來一直希望能夠遠離塵囂,過上與山水相伴的生活,與自然為友,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今日終于得以在林下的山水間成為一個隱居者,實現了他的愿望。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繪竹林中的醉吟和水邊的宴會,表達了他在自然中釋放情感、放松心情的愉悅。竹林是一個幽靜而清新的地方,詩人在其中飲酒、吟詩,以此聊以消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水邊的宴坐給他帶來了愉悅的神情,使他的心靈得到滿足和舒展。
最后,詩人回憶起曾經的游歷經歷,這些經歷在他的腦海中已經模糊不清,如同過眼云煙,猶如陌生的塵土。這種回憶使他更加堅定了對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也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感慨和對人生流轉的思考。
綜上所述,《和魯憲見寄二首》通過山水意境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紛擾世事的厭倦和對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他追求內心自由和寧靜的精神追求。
“今日得為林下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ǔ xiàn jiàn jì èr shǒu
和魯憲見寄二首
yàn zhí chéng míng lǎo cóng chén, bù jiāng rén shì náo tiān zhēn.
厭直承明老從臣,不將人事撓天真。
jǐ nián yù zuò shān zhōng xiāng, jīn rì dé wèi lín xià rén.
幾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為林下人。
zhú lǐ zuì yín liáo qiǎn xìng, shuǐ biān yàn zuò zú yí shén.
竹里醉吟聊遣興,水邊宴坐足怡神。
huí sī dāng rì yóu cóng dì, guò yǎn hún rú mò shàng chén.
回思當日游從地,過眼渾如陌上塵。
“今日得為林下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