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兩世到蟾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然兩世到蟾宮”全詩
書生天幸有如此,豈復更憂吾道窮。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送侄赴廷試》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侄赴廷試》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詼諧幽默的口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身份轉變的感慨和對侄子前程的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是:
我是田家本業農,
偶然兩世到蟾宮。
書生天幸有如此,
豈復更憂吾道窮。
詩詞通過一種自嘲的方式,詩人自稱田家農人出身,但卻意外地轉變成了在蟾宮(指官府)任職的書生。詩中表現出詩人對這種轉變的驚訝和感慨。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轉折和對侄子前程的祝福之情。詩人通過自嘲的語氣,表達了他是一個出身農戶的人,原本過著平凡的生活,但卻意外地成為了一名書生。他感嘆自己的幸運,認為這是上天眷顧,不再為自己的道路前途而擔憂。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侄子前往參加廷試的祝福,希望他能夠有所成就。
賞析:
這首詩以詼諧幽默的筆調,展示了詩人對自身轉變的戲謔態度。詩人以農人的身份自稱,強調自己的出身平凡,然而卻又在詩人眼中有著一種幸運的轉機。這種轉變不僅是對個人命運的改變,更是對人生的轉折和機遇的把握的一種思考。通過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詩人表達了對自身命運的接受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詩中借用了"蟾宮"一詞,寓意官府和仕途,使詩詞更具象征意味。詩人通過對自己的轉變描述,表達了對侄子前程的祝福和對仕途的向往。整首詩字數簡短,意境明快,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他對人生轉折的理解和對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以幽默的筆調和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個人命運的轉變和對侄子前程的祝福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變幻無常和機遇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戲謔的方式,詩人以一種輕松的態度面對人生,傳達了積極向上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偶然兩世到蟾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í fù tíng shì
送侄赴廷試
wǒ shì tián jiā běn yè nóng, ǒu rán liǎng shì dào chán gōng.
我是田家本業農,偶然兩世到蟾宮。
shū shēng tiān xìng yǒu rú cǐ, qǐ fù gèng yōu wú dào qióng.
書生天幸有如此,豈復更憂吾道窮。
“偶然兩世到蟾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