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慚我未成歸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慚我未成歸計”全詩
正慚我未成歸計,卻羨君先遂隱居。
湖上煙云常縹緲,園中花木總扶疏。
他時尚冀相從醉,剩把鴟夷載后車。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寄題魯郎中遂隱堂》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魯郎中遂隱堂》是宋代吳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者常常坐在江邊,自強不息地聽取上級的指示。
但我的夢魂卻時常繞著我的住處徘徊。
我正為自己未能實現歸隱的計劃而感到慚愧,
卻羨慕你先行隱居,過上了寧靜的生活。
湖上的煙云經常是那樣朦朧飄渺,
園中的花木總是茂盛而疏松。
將來我仍然希望能與你一同飲酒盡情暢飲,
剩下的日子里,我將會坐在你的馬車上,享受安逸與寧靜。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和對魯郎中遂隱堂的贊嘆。作者自述自己常年奔波于官場之中,卻未能實現歸隱的愿望,感到慚愧。與此同時,他對魯郎中先行隱居的選擇表示羨慕,并表達了希望與他一同度過寧靜的晚年的愿望。作者通過描寫湖上的煙云朦朧飄渺、園中的花木茂盛疏松,以及與魯郎中共飲的場景,表達了對寧靜、自由和舒適生活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歸隱生活的渴望和對隱士的贊賞。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詩中流露出一種深深的向往和對安逸生活的追求,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沖動和對自由的渴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通過抒發自己的心聲,作者與讀者之間產生了情感共鳴,引起了讀者對自身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的思考。
“正慚我未成歸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lǔ láng zhōng suì yǐn táng
寄題魯郎中遂隱堂
lǎo xiàng jiāng tóu qiáng pōu fú, mèng hún zhǎng shì rào wú lú.
老向江頭強剖符,夢魂長是繞吾廬。
zhèng cán wǒ wèi chéng guī jì, què xiàn jūn xiān suì yǐn jū.
正慚我未成歸計,卻羨君先遂隱居。
hú shàng yān yún cháng piāo miǎo, yuán zhōng huā mù zǒng fú shū.
湖上煙云常縹緲,園中花木總扶疏。
tā shí shàng jì xiāng cóng zuì, shèng bǎ chī yí zài hòu chē.
他時尚冀相從醉,剩把鴟夷載后車。
“正慚我未成歸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