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便野服厭朝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性便野服厭朝裾”全詩
門外渾無俗士駕,案頭惟有道家憶。
勝游但欲尋蓬島,舊事那能記石渠。
亦擬冥搜酬絕唱,慚將瓦礫報瓊琚。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龔帥以久別寄詩遠惠因次其韻》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龔帥以久別寄詩遠惠因次其韻》是宋代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性格隨和,不喜歡繁瑣的朝廷禮儀,
心思專注于歸隱學海、追求自由。
門外沒有俗世的車馬和喧囂,
案頭只有回憶起道家的經典。
勝地游玩只希望尋找遙遠的仙島,
舊事無法記得清楚如同石渠一般模糊。
我也想要深入探尋搜尋絕妙的音律,
但只能以瓦礫來回報瓊琚的珍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吳芾對閑適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瑣事的厭倦。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被束縛在朝廷的禮儀中,更傾向于遠離塵囂,專心研習學問。詩中描述了他將一切浮躁都拋之腦后,只留下了道家的經典在案頭,作為靜心思考的依據。他向往勝地,希望能找到遙遠的仙境,追求心靈的寧靜與寄托。然而,他承認舊事已經模糊不清,記憶已如同石渠般淡漠。盡管如此,他仍然愿意盡力探索深奧的音律,雖然只能以瓦礫來回報那些珍寶般的音樂絕妙之處。
這首詩詞展示了吳芾對自由、追求知識和審美追求的向往。他厭倦了世俗的束縛,希望能夠遠離紛擾,尋找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他以道家的經典作為自己的精神寄托,追求心靈的安寧和智慧的啟迪。詩中的勝地游玩和音律探索,體現了他對美學和藝術的熱愛,盡管現實的限制使他無法實現完美的追求,但他仍然愿意盡力追尋,用有限的資源回報那無窮的精神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學問和美學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自由、自我實現和精神追求的共鳴。
“性便野服厭朝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shuài yǐ jiǔ bié jì shī yuǎn huì yīn cì qí yùn
龔帥以久別寄詩遠惠因次其韻
xìng biàn yě fú yàn cháo jū, yī yì guī xiū xué èr shū.
性便野服厭朝裾,一意歸休學二疏。
mén wài hún wú sú shì jià, àn tóu wéi yǒu dào jiā yì.
門外渾無俗士駕,案頭惟有道家憶。
shèng yóu dàn yù xún péng dǎo, jiù shì nà néng jì shí qú.
勝游但欲尋蓬島,舊事那能記石渠。
yì nǐ míng sōu chóu jué chàng, cán jiāng wǎ lì bào qióng jū.
亦擬冥搜酬絕唱,慚將瓦礫報瓊琚。
“性便野服厭朝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