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披鶴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流披鶴氅”全詩
風流披鶴氅,操割佩龍泉。
云卷巖巘疊,雨馀松桂鮮。
豈煩禽尚游,所貴天理全。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和兵部李尚書東亭詩》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三次連續嘗到了履子聲音的苦果,于是我來到東亭,只見東亭空曠而幽靜。風吹動著我披在身上的鶴氅,我手中拿著割劍佩戴的龍泉玉,感覺自己很風流。云霧圍繞著巖石疊加,雨后松樹和桂花顯得格外鮮艷。我并不煩惱鳥兒們還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因為我珍惜的是天理的完善。
詩意:
這首詩寫詩人權德輿來到東亭,他的心境和情感。詩人表達了對自身遭遇的理解和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天理的敬畏和珍視。
賞析:
《和兵部李尚書東亭詩》是權德輿以和兵部李尚書為題所作,以描寫東亭的景色為主要內容。整首詩清麗流暢,通過對詩人的心境和外在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風流披鶴氅”、“操割佩龍泉”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色彩。同時,詩人還表達了自己對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表達了對天理和整體秩序的珍視和敬畏。通過這首詩,讀者能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以及對規律和秩序的崇尚。
“風流披鶴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bīng bù lǐ shàng shū dōng tíng shī
和兵部李尚書東亭詩
sān jiē lǚ shēng tuì, dōng tíng sī kuàng rán.
三接履聲退,東亭斯曠然。
fēng liú pī hè chǎng, cāo gē pèi lóng quán.
風流披鶴氅,操割佩龍泉。
yún juǎn yán yǎn dié, yǔ yú sōng guì xiān.
云卷巖巘疊,雨馀松桂鮮。
qǐ fán qín shàng yóu, suǒ guì tiān lǐ quán.
豈煩禽尚游,所貴天理全。
“風流披鶴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