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天修干已鱗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插天修干已鱗皴”全詩
卻退炎威涼滿座,都緣清蔭布如云。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許守松棚》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許守松棚》
作者:吳芾(宋代)
譯文:
插天修干已鱗皴,
誰挽青枝架水濱。
卻退炎威涼滿座,
都緣清蔭布如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吳芾所作,題為《和許守松棚》。詩中描繪了一個修整整齊、繁茂蓊郁的松棚,并表達了青枝綠葉、陰涼清爽的美好意境。
首兩句“插天修干已鱗皴,誰挽青枝架水濱”,通過“插天修干”一詞,形象地描繪出松樹高聳入云的景象,給人以壯麗之感。同時,“已鱗皴”形容松干上的鱗片紋理,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接著,“誰挽青枝架水濱”描繪了一位不知名的人修整松枝,將青翠的松枝架于水邊,使得整個景觀更加優美。
接下來兩句“卻退炎威涼滿座,都緣清蔭布如云”則表達了松棚提供的涼爽遮蔭。詩中的“卻退炎威涼滿座”意味著炎熱的氣息被驅散,取而代之的是涼爽的氣息彌漫于四周,使得座位上的人們得以享受到清涼。而“都緣清蔭布如云”則形容清涼的蔭影如同云霞一般遍布在松棚之下,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
整首詩以描繪松棚為主題,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營造出了一幅清涼宜人、綠意盎然的景象。通過這樣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清爽、寧靜環境的向往。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妙,給讀者帶來一種舒適和寧靜的感受,也體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風景的熱愛和追求。
“插天修干已鱗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ǔ shǒu sōng péng
和許守松棚
chā tiān xiū gàn yǐ lín cūn, shuí wǎn qīng zhī jià shuǐ bīn.
插天修干已鱗皴,誰挽青枝架水濱。
què tuì yán wēi liáng mǎn zuò, dōu yuán qīng yīn bù rú yún.
卻退炎威涼滿座,都緣清蔭布如云。
“插天修干已鱗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