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祠常并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齋祠常并冕”全詩
六條縈印綬,三晉辨山川。
洗嫧謳謠合,開襟眺聽偏。
秋光連大鹵,霽景下新田。
葉落徑庭樹,人歸曲沃煙。
武符頒美化,亥字訪疑年。
經術推多識,卿曹亦累遷。
齋祠常并冕,官品每差肩。
接部青絲騎,裁詩白露天。
知音愧相訪,商洛正閑眠。
分類:
作者簡介(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酬馮絳州早秋絳臺感懷見寄》權德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馮絳州早秋絳臺感懷見寄》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良好的牧場安寧無事,層臺思慮繚繞。六條彩帶盤繞,三晉山川分明。清洗嫧樂合奏,敞開衣襟遠眺傾聽。秋光照耀著寬廣的鹽田,晴朗的景色映照在新的田野上。葉落在庭院的小徑上,人們回歸到曲沃的煙雨中。武符頒發美化獎章,亥字尋找迷惑的歲月。經書學問推陳出新,卿曹亦不斷地升遷。祭祀的廟宇常常并列,官品每次相差不遠。接待外來賓客的青絲騎士,寫詩的時候面對著白露的天空。知音相互慚愧相訪,商洛正處于寧靜的沉眠狀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而閑適的秋天景象,以及詩人對自然和官場生活的感懷和思考。
詩的開篇,詩人描述了一個寧靜的牧場,沒有煩憂和紛擾,思緒在層臺之間回旋。這種寧靜的環境給詩人提供了冷靜思考的機會。
接著,詩人運用六條彩帶盤繞和三晉山川分明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山川之美的感嘆和對歷史文化的思考。六條彩帶可能指的是華麗的衣帶,象征著繁榮和美好。三晉指的是古代的晉國,代表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將目光轉向官場生活。他描述了清洗嫧樂、開襟遠眺的場景,表達了對音樂和自然的享受。他提到秋光照耀的大鹵(指鹽田),表現出廣袤的景色和寧靜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以葉落和人歸的景象,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他提到武符頒發美化獎章,亥字訪問迷惑的歲月,可能指的是官場的升遷和紛繁復雜的政治斗爭。
詩的結尾,詩人以齋祠常并冕、官品每差肩的描寫,反映了官場的虛榮和權力競爭。他提到接待外來賓客的青絲騎士和寫詩時面對白露天空,表達了對知音的渴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官場生活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懷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以及流暢的詩句,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賞析的空間。
“齋祠常并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féng jiàng zhōu zǎo qiū jiàng tái gǎn huái jiàn jì
酬馮絳州早秋絳臺感懷見寄
liáng mù xián wú shì, céng tái sī miǎo rán.
良牧閑無事,層臺思眇然。
liù tiáo yíng yìn shòu, sān jìn biàn shān chuān.
六條縈印綬,三晉辨山川。
xǐ zé ōu yáo hé, kāi jīn tiào tīng piān.
洗嫧謳謠合,開襟眺聽偏。
qiū guāng lián dà lǔ, jì jǐng xià xīn tián.
秋光連大鹵,霽景下新田。
yè luò jìng tíng shù, rén guī qǔ wò yān.
葉落徑庭樹,人歸曲沃煙。
wǔ fú bān měi huà, hài zì fǎng yí nián.
武符頒美化,亥字訪疑年。
jīng shù tuī duō shí, qīng cáo yì lèi qiān.
經術推多識,卿曹亦累遷。
zhāi cí cháng bìng miǎn, guān pǐn měi chà jiān.
齋祠常并冕,官品每差肩。
jiē bù qīng sī qí, cái shī bái lù tiān.
接部青絲騎,裁詩白露天。
zhī yīn kuì xiāng fǎng, shāng luò zhèng xián mián.
知音愧相訪,商洛正閑眠。
“齋祠常并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