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澤愆時愧已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膏澤愆時愧已深”全詩
片云忽送千峰雨,一氣潛回萬壑春。
頓覺老農生喜色,坐令兇歲變佳辰。
憂民雖切功何有,坱圠無私荷大鈞。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和趙觀使喜雨》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趙觀使喜雨》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喜雨對人民的希望和喜悅,表達了作者對民生的關切和期望。
詩詞中文譯文:
膏澤愆時愧已深,
敢期誠意達天垠。
片云忽送千峰雨,
一氣潛回萬壑春。
頓覺老農生喜色,
坐令兇歲變佳辰。
憂民雖切功何有,
坱圠無私荷大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雨水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喜雨的喜悅和對民生的關切。首句“膏澤愆時愧已深”,意味著大地已經長時間未得到雨水的滋潤,導致作物枯死,人民生活困難。作者深感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愧疚。但他仍然敢于期望,期待自己的真誠之心能夠觸動上天。
接下來的兩句“片云忽送千峰雨,一氣潛回萬壑春”描繪了喜雨突然而至,如同片云飄來的雨水滋潤了千山萬壑,讓萬物復蘇,春意盎然。這里的“片云”和“一氣”都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雨水對大地的重要意義。
最后兩句“頓覺老農生喜色,坐令兇歲變佳辰。憂民雖切功何有,坱圠無私荷大鈞”,表達了老農在看到喜雨降臨后的喜悅表情。兇年變成了吉年,人們終于可以過上好日子。作者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有限,雖然關心民生,但對于實際改變并無太多作為。最后一句提到了“坱圠”,可能指的是自己的名字,表達了作者無私地承受和承擔著沉重的責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喜雨給人民帶來的希望和喜悅,表達了對民生的關切和對自己力量的無奈。同時,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賦予了詩詞以壯麗的氣勢和感人的意境。
“膏澤愆時愧已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ào guān shǐ xǐ yǔ
和趙觀使喜雨
gào zé qiān shí kuì yǐ shēn, gǎn qī chéng yì dá tiān yín.
膏澤愆時愧已深,敢期誠意達天垠。
piàn yún hū sòng qiān fēng yǔ, yī qì qián huí wàn hè chūn.
片云忽送千峰雨,一氣潛回萬壑春。
dùn jué lǎo nóng shēng xǐ sè, zuò lìng xiōng suì biàn jiā chén.
頓覺老農生喜色,坐令兇歲變佳辰。
yōu mín suī qiè gōng hé yǒu, yǎng yà wú sī hé dà jūn.
憂民雖切功何有,坱圠無私荷大鈞。
“膏澤愆時愧已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