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有修眉相伴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有修眉相伴閑”全詩
聊移野外玲瓏石,來人選窗前重疊山。
拄笏已堪供嘯詠,杖藜還更得躋攀。
莫言道院過從少,亦有修眉相伴閑。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假山》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假山》是宋代文人吳芾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愛青山欲細看,
如何不在戶庭間。
聊移野外玲瓏石,
來人選窗前重疊山。
拄笏已堪供嘯詠,
杖藜還更得躋攀。
莫言道院過從少,
亦有修眉相伴閑。
詩意:
《假山》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青山的熱愛和對自然景觀的欣賞之情。詩中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人與自然的互動,展現了作者心靈的寧靜與愉悅。作者通過觀賞假山、移動石塊、選取窗前美景等手法,以及提及修眉和伴侶相伴的閑適時光,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融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山水景色的熱愛之情。首句“我愛青山欲細看”,表達了作者對青山的深情迷戀,渴望細細觀賞。接著,“如何不在戶庭間”,表明作者并非在室內,而是在戶外大自然的懷抱中欣賞山水之美。這種與自然親近的態度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與傾慕。
詩中的“聊移野外玲瓏石,來人選窗前重疊山”描繪了作者在山間移動石塊,選取窗前美景的場景。這種親身參與的方式使作者與自然產生了更為緊密的聯系,展現了作者對山水的親近和互動的態度。
接下來的兩句“拄笏已堪供嘯詠,杖藜還更得躋攀”表達了作者對山水的贊美之情。拄笏是吟詠詩篇的樂器,杖藜則是行走時的輔助工具,這里象征著作者在山間吟詠、攀爬的情景。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將自然景色與自身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達到了情景交融、互為映襯的效果。
最后兩句“莫言道院過從少,亦有修眉相伴閑”,表明即使是在道院過往的時光中,也不乏修眉和伴侶相伴的閑適時光。這種平淡而寧靜的生活態度與前文所描繪的山水景色相輔相成,彰顯了作者對生活的樂觀和對平靜幸福的向往。
總的來說,吳芾的《假山》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和人文情感的融合,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人文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平淡寧靜生活的追求。這首詩以簡潔優美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給人以寧靜、舒適的美感體驗。
“亦有修眉相伴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shān
假山
wǒ ài qīng shān yù xì kàn, rú hé bù zài hù tíng jiān.
我愛青山欲細看,如何不在戶庭間。
liáo yí yě wài líng lóng shí, lái rén xuǎn chuāng qián chóng dié shān.
聊移野外玲瓏石,來人選窗前重疊山。
zhǔ hù yǐ kān gōng xiào yǒng, zhàng lí hái gèng dé jī pān.
拄笏已堪供嘯詠,杖藜還更得躋攀。
mò yán dào yuàn guò cóng shǎo, yì yǒu xiū méi xiāng bàn xián.
莫言道院過從少,亦有修眉相伴閑。
“亦有修眉相伴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