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有路何妨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年有路何妨去”全詩
萬年有路何妨去,透取無生不二禪。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送安老》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安老》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芾。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師走叢林不計年,
若為猶未了因緣。
萬年有路何妨去,
透取無生不二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安老師離去的送別之情。詩人表示,安老師在修行中穿越了茂密的叢林,他的修行已經超越了時間的限制。詩人認為,無論經歷了多少年,只要修行未了,因果關系尚未斷絕,那么仍然可以繼續前行。詩人鼓勵安老師,即使時光流轉,依然有無數的道路可以選擇前行。最后,詩人提到透視無生的禪修境界,認為這是一種超越生死、超越二元對立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安老師修行道路的贊美和送別之情。通過師走叢林的描寫,詩人暗示了安老師在修行中的勇氣和冒險精神。詩人認為修行的道路是無窮無盡的,不受時間限制,只要心存追求,便可以繼續前行。透取無生不二禪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禪修境界的理解和向往,表達了超越生死、追求內心自由的詩人情懷。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對修行道路的肯定和對禪修境界的向往。它鼓勵人們在修行中堅持不懈,超越時間的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超脫。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崇尚禪修和追求心靈解脫的精神風貌。
“萬年有路何妨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ān lǎo
送安老
shī zǒu cóng lín bù jì nián, ruò wéi yóu wèi liǎo yīn yuán.
師走叢林不計年,若為猶未了因緣。
wàn nián yǒu lù hé fáng qù, tòu qǔ wú shēng bù èr chán.
萬年有路何妨去,透取無生不二禪。
“萬年有路何妨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