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鷗鷺更相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沙頭鷗鷺更相親”全詩
兒孫初識傳儒業,世俗還稱作貴人。
門外湖山渾可樂,沙頭鷗鷺更相親。
莫將塵事干吾慮,已向君王乞此身。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余年七十輒和樂天詩以自廣》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余年七十輒和樂天詩以自廣》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七旬高齡時的心境和生活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
已經度過七十年,雖然農田稍微有些不足,但并未完全貧困。子孫初步了解了儒家學說,社會上也稱我為貴人。門外的湖山景色令人愉悅,沙灘上的海鷗和鷺鳥相互親近。我不再為塵世的瑣事而憂慮,已向君王乞求了這一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吳芾七旬高齡時的寧靜和豁達心境。他在詩中并未抱怨歲月的流逝和生活的不完美,而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生活。盡管農田收成不足,但他并未完全陷入貧困之中。他的子孫開始學習儒家的經典,社會上也對他給予了一定的尊重和稱呼。他對自然的景色,如門外的湖山和沙灘上的鳥類互動,感到愉悅和滿足。他拋開了塵世的紛擾,不再為瑣事而煩惱,而是尋求心靈的寧靜和自在。最后,他向君王乞求了一個寧靜的晚年,表達了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展示了吳芾在七旬高齡時的生活態度和心境,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豁達心境,他傳達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內心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理解,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沙頭鷗鷺更相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nián qī shí zhé hé lè tiān shī yǐ zì guǎng
余年七十輒和樂天詩以自廣
yǐ shì nián líng jí qī xún, tián yuán shāo gěi wèi quán pín.
已是年齡及七旬,田園稍給未全貧。
ér sūn chū shí chuán rú yè, shì sú hái chēng zuò guì rén.
兒孫初識傳儒業,世俗還稱作貴人。
mén wài hú shān hún kě lè, shā tóu ōu lù gèng xiāng qīn.
門外湖山渾可樂,沙頭鷗鷺更相親。
mò jiāng chén shì gàn wú lǜ, yǐ xiàng jūn wáng qǐ cǐ shēn.
莫將塵事干吾慮,已向君王乞此身。
“沙頭鷗鷺更相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