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無一不相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細看無一不相宜”全詩
每到憑欄心似鏡,細看無一不相宜。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題枕流亭》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枕流亭》是宋代吳芾所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山水之間的美景和人們在其中的心境。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山涵倒影新晴后,
水漾圓花乍雨時。
每到憑欄心似鏡,
細看無一不相宜。
詩意和賞析:
《題枕流亭》通過描繪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舒適之感。詩詞開篇寫到山水之中倒映著新晴之后的景象,山水的涵容和倒影與新晴的天空相互輝映,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接著,詩人描述了水面上荷花的形態,它們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更加嬌美圓潤。這里,荷花的綻放被賦予了與雨水相互呼應的意境,給人以清新、生機勃勃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詩人憑欄遠眺,心情寧靜而悠然。憑欄而立,意味著詩人在欣賞山水之美的同時,也在思考人生的意義。詩人的心境如同一面鏡子,細致入微地觀察周圍的一切。他發現無論細看多么細微的景物,都與整個環境相得益彰,相互協調。
整首詩以山水為背景,寫景描繪細膩入微,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與感悟,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喜悅。同時,通過運用對比的手法,使詩詞更具層次感和美感。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愉悅與安寧,傳達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
總體而言,《題枕流亭》以其唯美、靜謐的描寫方式,展現了自然景物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山水之間的寧靜與美好,同時也可以從中體會到詩人內心的靜謐和喜悅。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精湛的描寫技巧,給人以深思和賞心悅目之感。
“細看無一不相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ěn liú tíng
題枕流亭
shān hán dào yǐng xīn qíng hòu, shuǐ yàng yuán huā zhà yǔ shí.
山涵倒影新晴后,水漾圓花乍雨時。
měi dào píng lán xīn shì jìng, xì kàn wú yī bù xiāng yí.
每到憑欄心似鏡,細看無一不相宜。
“細看無一不相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