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肴槳來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把肴槳來聚”全詩
把肴槳來聚。
禮數既雍容,更衣冠淳古。
漁人方問此何鄉,眾顰眉、皆能深訴。
元是避嬴秦,共攜家來住。
分類:
作者簡介(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號真隱。明州鄞縣人,南宋政治家、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1144年)進士,由溫州教授除太學正,升為國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議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參知政事。隆興元年,拜尚書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國公。宋光宗御極,進太師。紹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會稽郡王。宋寧宗登基,賜謚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彌遠貴,追封越王,改謚忠定,配享孝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太清舞》史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清舞》是宋代詩人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太清舞》中文譯文:
須臾瞥見彼此相互對望。
帶著魚餌的船槳靠近。
禮儀莊重而不失莊重,
衣冠整齊如古人。
漁夫們紛紛詢問這個陌生之地,
眾人皺起眉頭,紛紛深情陳述。
這原本是為了躲避嬴秦而來的,
一起帶著家人定居。
詩意和賞析:
《太清舞》描繪了一幅夜晚的漁夫聚集在一起的場景。詩中的人們在閑暇之余相互對望,互相交流。他們以莊重的禮儀相待,衣冠整齊,仿佛回到了古代。詩中漁夫們詢問彼此來自何方,他們的眉頭緊皺,深情地陳述著自己的故事。原來,他們是為了躲避秦朝的統治而一起帶著家人來到這個地方定居。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漁夫們的情感和他們的歷史背景。作者通過描寫他們的相互交流和情緒表達,展現了漁夫們的團結和對過去的思念。詩中的禮儀莊重和古代衣冠的描繪,使人們聯想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漁夫們的眉頭緊皺,表達了他們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同時也傳遞了他們對家人和故鄉的眷戀之情。
《太清舞》以簡約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史浩對于漁夫們的關注和對于過去時光的懷念。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真摯的情感,賦予了漁夫們的生活以深刻的意義,呈現出一幅歷史與人情交織的圖景。
“把肴槳來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qīng wǔ
太清舞
xū yú què yǒu rén xiāng gù.
須臾卻有人相顧。
bǎ yáo jiǎng lái jù.
把肴槳來聚。
lǐ shù jì yōng róng, gēng yī guān chún gǔ.
禮數既雍容,更衣冠淳古。
yú rén fāng wèn cǐ hé xiāng, zhòng pín méi jiē néng shēn sù.
漁人方問此何鄉,眾顰眉、皆能深訴。
yuán shì bì yíng qín, gòng xié jiā lái zhù.
元是避嬴秦,共攜家來住。
“把肴槳來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